环境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要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关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性全球变化,以及有关的物理化学机制方面的的详细资料。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上,要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并要利用这种认识来塑造人类今后千年的命运。 环境灾害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和破坏 全球变化趋势 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自然灾害 地震 火山 海啸 龙卷风 泥石流 沙漠化 干旱 洪涝 一、地震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震 (00:38:00) 地震发生的机制 ——弹性回跳 有关地震的几个名词: 震源: 岩石圈内发生震动的地方。 震中: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 地震震级: 地震能量的量度。 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面波),使建筑物受到破坏。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1950年以来,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已达2000多亿美元。 1976年唐山的地震,整个唐山毁于一旦,24万人死亡。 地震常引起次生灾害:火灾、断水、断电、煤气管道破裂爆炸、交通设施毁坏;在海洋中地震产生可以波及很远的海啸,造成的灾害常超过地震本身。 ??? 1、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中,大部分建筑倒塌。 ??? ??? 3、地震后站在废墟上的印度小女孩。? 4、1976年危地马拉的旧危地马拉城在地震后的废墟。 地震活动的规律:空间上的带状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洋脊地震带 地震带分布 1、环太平洋地震带: ??? 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群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其基本位置和环太平洋火山带相同,但影响范围较火山作用带稍宽,连续成带性也更明显。这条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2、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 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越欧亚非三洲,全长2万多公里,基本上与东西向火山带位置相同,但带状特性更加鲜明。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洋脊地震带: ?? ? 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 ??? 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我国邻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印尼地震带的交接地区,地震频繁。历史上以及近期都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73年甘孜地震,1974年海城营口地震,1975年溧阳地震、炉霍和道孚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云南昭通地震,1977年溧阳地震。这些地震除发生在溧阳的两次地震略低于7级外,其余均在7级以上。 我国地震分布(01:00) 地震活动的规律:时间上的周期性 造成在同一地区,破坏性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数百年至数千年),例如华北地区7级左右破坏性大地震的周期为300年(近一千年来已有四次重复的历史记录资料,最后一次为1966 - 1976年的地震高潮期)。 地震前的异常表现 小震活动(前震)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地质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一般来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因此通过观察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 地形变 大地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如: 邢台地震前高程发生了大的变化。1996年3月15日高程迅速下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    美国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