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评信息公开若干问题思考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 王冬朴 2014年5月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2012年11月1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让环评文件走出暗箱》。 环境保护部2012年10月9日第60号公告,标题为《环境保护部关于废止环函[2008]50号文件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2008年1月30日环函[2008]50号文件,标题为《关于公众申请公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有关问题的复函 》。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近些年来,环评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加大环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的呼声此起彼伏,媒体、网络可谓铺天盖地,“环评”这一专业词汇也几乎是妇孺皆知。为什么全社会这么关注环评、关注环评信息公开?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一)环评的本质所决定 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是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最直接对环境系统造成影响或冲击的经济行为。环评的根本定位就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规范经济开发活动方式,协调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 当前,中国经济开发活动对环境系统影响之广泛、剧烈、深远是空前的。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二)与利益关联 投资方(建设单位):经济利益; 政府:政绩、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 环评机构:经济利益; 公众:环境权益、其他利益诉求; 媒体、律师、NGO等:不同的利益诉求 。 环评越来越处在各个利益群体博弈和冲突的交汇处,可以说是“风口浪尖” 。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三)近年来,我部做出的一系列相关重大举措客观上推动环评走入公众和媒体视野 2005年1月原环保总局叫停30个违法开工大型项目; 2005年4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 2006年2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出台; 2007年1月原环保总局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4个区域、4个电力集团); 2007年7月原环保总局对四大流域启动流域限批; 2008年5月1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与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同步施行。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四)一系列相关群体性事件推动 环境敏感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事件高发。 公众的环境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政府公信力下降,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 对社会各种不满和对抗情绪长期积聚。 环评信息公开不够、传导不畅,公参不够。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导火索和宣泄口,成为各种利益诉求的集中爆发点,而且易形成恶性连锁反应,PX就是典型。一位宁波人说:“大连、厦门都弄过了(指反对PX),我们不弄没面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正陷入“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中国式循环。 有些地方政府对一些建设项目前期喜欢大包大揽。一旦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又不敢担当,为平息矛盾匆匆表态停建或取消项目,既造成恶劣影响,再次严重杀伤政府公信力,又对承揽项目的企业极不负责,也失信于企业。 这些群体性事件在媒体的关注和炒作下,一次次把环评(主要是环评信息公开与环评公参)推向舆论的焦点,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形成一种循环。 2011-08 大连PX事件 2012-07 什邡事件 2012-07 启东事件 2012-10 宁波镇海事件 2012-12 京沈高铁事件 2013-03 云南炼油事件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根据环保部宣教司编制的《2012年度环境舆情分析报告》,舆论除关注环境群体性事件事态进展和事后处置外,还深入分析以下方面: 环境决策机制亟须改进,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环评流程不透明、公众参与滞后、法治精神缺失。不断发生的环境抗议事件正进一步倒逼政府思考如何在决策中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公众环保意识觉醒。中国公众已经清醒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有环境污染风险的项目,敢于通过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凸显。多发的环境群体事件反映出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群体抗议模式陷入“多输”局面。 问题一、环评信息公开为何令世人关注? 关于“邻避”现象及“邻避”型群体性事件 “邻避”现象(Not-In-My-Back-Yard):上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特点 ——利益攸关方波及面广、范围大、动员性强,潜在滋事规模不易控制。 ——心理因素作用强,宣传疏导存在较大难度。 ——抗议活动大多“为停而闹”,不易形成妥协方案。 问题二、公众关注哪些环评信息? (一)几个概念 1、环评信息(从信息公开的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验员考目7教程.doc
- 昆三中2015届高考化学科的几点教学反思教程.doc
-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资料.ppt
- 检验员考目8教程.doc
- 昆山苏沪高速跨线桥后张法预制小箱梁开工教程.doc
- 检验员考目11教程.doc
- 环境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资料.ppt
- 突破语文课改难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151012普洱)资料.ppt
- 减少汽轮机负荷摆动措施教程.doc
- 环境中的水与空气资料.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自考复习资料】28061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doc VIP
- JB-TG-NFS3-3030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VIP
- 《智能超轻型飞行器安全技术评估规范》.pdf VIP
- 全国二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2025.6.7).docx VIP
-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自考必备最全知识点 .pdf VIP
- 北京卷:议论文-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docx VIP
- 北京卷(2):记叙文-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2025.6.7).docx VIP
- 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测试卷(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doc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