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课时重点讲义
石英岩 砂 岩 板 岩 页 岩 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岩:结构细密 喷出岩:具有气孔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石灰岩、砂岩 页岩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层理构造 可能含有化石 岩浆活动 花岗岩、 玄武岩 小结 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 1、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 )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 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C.石英岩、砾岩、页岩 D.页岩、砂岩、石灰岩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洋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阅读材料,完成第2题。 2.分别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D C 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探究三 结合课本图2-1-7小组合作画一幅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并标出各环节的地质作用。 图中的 a、b、c、d分别表示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D B 冷却凝固 A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技巧 一进三出——岩浆岩 三进一出——岩浆 1岩 2变沉 3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体验学习:请判断如下说法是否正确?1、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变成岩浆2、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变成岩浆岩3、只有岩浆才能形成岩浆岩4、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变质岩 学以致用: 下面右图所示的“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用翡翠雕刻而成。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读图完成1-3题。 1.翡翠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下列选项表示的右图中字母对 应正确的是(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 D.岩浆岩 3.在右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 程的作用形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来源: D C B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 5-1-7)(图中①、②、③、④为沉 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第 2 题。 图 5-1-7 2.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⑤⑥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 【答案】D 活动:议一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中国松嫩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鄂尔多斯、西北各大型盆地及东部与南部海域的沉积岩层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湖北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的前古生代变质岩层中,赋存有铁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的岩浆岩中,产有钨、锑、锡、铜等特种金属与有色金属矿。 意义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活动:议一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意义2.改变了地表形态, 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活动:议一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意义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岩石圈物质循环还有什么意义? 课下探究活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岩石圈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重要圈层,目前有很多破坏岩石圈的现象,请大家收集资料,举例说明岩石圈破坏会带来哪些危害?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 岩石圈 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 沉积岩:层理、化石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 * * *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水 圈 水 圈 地 壳 岩 石 地 幔 读图说出地球的圈层有哪些部分组成? 地 核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组卷网 由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成的复杂系统 结合示意图,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把图文结合、图图转换等策略渗透在地理学习中。 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学习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闸横剖面图识读水利工程图识读与绘制.ppt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救援技术毕业论文题目(647个).doc VIP
- l临床医生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VIP
- 12J7-3-内装修吊顶标准规范(OCR).pdf VIP
-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精品课件.ppt VIP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课件.ppt VIP
- 基于AI技术的增强型汽车动力电池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教学设计.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