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讲义
温州大学
第一章 生物学实验的产生和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特别是现代生物学,离开了实验,几乎就不能发展。严格地说,生物科学实验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但建立的过程经历了早期人类的自然观察到对生命活动的探索,研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条漫长的道路。
第一节 早期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古猿,其生存都要和其他生物发生关系。人类告别了猿类之后即开始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各种生物进行有意识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及实践活动收集和积累有关的知识。如果可以将这些称之为原始的生物学,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生物学是和人类及其实践活动一起诞生的。
一、原始人的自然观察
在长达二三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中,大约99%的时间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的。
人类真正有意识地认识生物,是从采集和狩猎开始的。人类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对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进行识别,并进一步认识哪些植物的哪些部分是可以充饥的、适口的,哪些是有毒害的,在什么季节可以釆到什么植物。
随着工具的改进和火的使用,人类主动地猎取各种动物以补充自己的食源。他们开始注意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便利用它们的弱点去更有效地捕获它们。
从采集到狩猎,原始人并没有摆脱依赖天然食物而生活的历史,直到种植和驯养的出现,才标志着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在自然界中获取生存的必需品。据考证,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约1万年前)开始,就有了种植业。在西亚(今土耳其境内的萨约吕一带)发现有1万年前种植小麦的遗迹,在我国浙江余姚也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大量炭化稻谷。可以想像,人类在长期的自然观察中,注意到有些植物的生长是靠着开花后结的种子落地而周而复始的,于是尝试着将采集到的种子埋在土里,当小苗长出后细心侍候,最后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果实和种子。他们成功了,种植业也随即开始了。在种植的过程中,人们要不断地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适时播种和管理,并逐步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果种植业可以被看做是人类最早期的探索实验,那么其操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种”,最原始的工具是粗陋的石斧、石锄等。原始人用石斧将树木砍倒,然后晒干并放火烧掉,腾出空地挖坑播种,在收获的季节,用石镰将作物割下,用石碾加工为粮食。当然,这些所谓的“实验”是我们现代人对它的命名,它距离今天意义上的“实验”相差甚远。原始人对生物的认识,更多的是靠着自然观察和在生活实践中的尝试。然而,没有原始人的各种实践和尝试,今天的“实验”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古代生物学实验的萌芽
原始人对生物的认识,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对各种生物的形态、习性进行理性的探索。公元前1000年,中国的《诗经》就有了大量关于动、植物知识的记载,不过,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观察的描述,酿造业可以说是古人们比较系统地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典型代表。
传说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中国夏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酿酒了。有文字记载的是公元前1600年的殷代,人们用曲蘖制酒。曲是长了微生物的谷物,蘖是发了芽的谷物,在这里,蘖起淀粉糖化作用,曲起酒精发酵的作用,这是世界上利用曲霉最早的记录。以后,酿酒技术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比较详细记录其操作程序的是《周礼》中的“五齐”。“五齐”是指发酵过程中的五个主要阶段:一是“泛齐”,这是发酵初始谷物吸水膨胀泛浮的阶段;二是“醴齐”,即淀粉进行糖化作用阶段;三是“盎齐”,即发酵时糖转化为酒(即乙醇)和二氧化碳,冒出气泡的阶段;四是“醍齐”,在这个阶段,酒的浓度逐渐增加,醪液颜色变深;第五个阶段是发酵终止,酒糟下降,称“沉齐”。“五齐”的提出,是符合酿酒发酵的科学规律的。大约到了汉朝,即公元前200多年,我国酿酒已经只用曲而不用蘖了。当时由于制曲的时候利用了某些条件,使曲里含有大量混杂生长的霉菌和酵母,分别起着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的作用,使糖化和酒精发酵两个过程既连续而又交叉地进行,这种方法就是现代的复式发酵法,也是我国独特的酿酒方法。至今,西方的酿酒仍然用麦芽糖化后再加入酵母进行酒精发酵两道程序。
当时,我国不仅在酿酒技术上有很高的水平,在发酵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突破,如用酸浆调节发酵,加醋或油以消除泡沫产生等。在酿酒技术发展的同时,利用乳酸菌发酵来加工贮藏蔬菜,酿醋、制酱等技术也都有了很高的水乎。《周礼·天官》中就有关于醯人的记载,醯人是负责掌管酿醋的人员,这说明当时酿醋生产有了相当的规模。
关于杂交实验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21年我国东汉时期的许慎所著《说文》中提到的“赢,驴父马母者也;驮騠,马父赢子也,,(赢即骡)。《说文》中还指出,雄驴和雌马交配,雄马和雌驴交配,其子代是有区别的。“驮骊”一词,早在秦朝以前即已出现,这说明当时已经育成了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