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词“气”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翁山词“气”论

翁山词“气”论 摘 要:明遗民屈大均,“以气入词”,其人其词颇承稼轩遗风。词人的英雄豪气和愤懑不平之气在词作中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在明末清初词坛风气转换之际,翁山词确实有其不可忽视之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翁山词 “气” 屈大均 一、翁山词“气”的渊源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本初的含义是使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命元素,即精气。张岱年说:“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1]孟子将“气”的概念加以引申扩大为人的精神、气质——“浩然之气”。魏晋时期曹丕把这种认识引入文学批评之中,在其《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曹丕的“文气说”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范畴,被后人所认可和引用。至于后来的“以气入词”,其开创者当推辛弃疾,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就论及这一点。近人陈洵《海绡说词》也说:“尝论词有真气,有盛气。真气内充,盛气外著,此稼轩也。学稼轩者无其真气,而欲袭其盛气,鲜有不败者矣。能者则真气内含,盛气外敛。” 而明遗民屈大均,可谓真气盛气兼备,他“以气入词”,其人其词颇承稼轩遗风。张德瀛《词徴》卷六“屈翁山词”条曰:“观其潼关感旧、榆林镇吊诸忠烈诸阕,激昂慷慨,如蒯通读乐毅传而涕泣,其遇亦可悲矣。”[2]严迪昌先生在其《清词史》中甚至认为,翁山词的风格面貌可借陈维崧“读屈翁山诗有作”《念奴娇》中的“豪气轶生马”之句作“概评”[3]。总体来看,屈大均的《骚屑》词风与明词淫哇之习遽然有别,其豪放之作更是在内容与风格上直追稼轩,气势磅礴,为清初词坛注入了虎虎生气。在其豪放词里,轻歌收,艳舞歇,一切靡靡之音无立锥之地,他“以气入词”的特点,也在此体现得最为明显。试看其《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 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炉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4]二册,1388 此词历来被评为翁山词的代表作。词人不受束缚,直抒胸臆,情感顺势而下滔滔而发。严迪昌先生认为此词“有大漠风云之势”、“纯以气韵运转”、“生气活力,触纸振飞”[5],此评当称精准。 二、翁山词“气”的内容及表现 翁山词“气”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英雄豪气。作为一个侠气万丈的爱国志士,他的词必然与传统缠绵的婉约词异调,其英雄豪气浸注笔端。如上文提到的《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和《双头莲》:须发愤,向首飞扬,争雄一天鹰隼。如《摸鱼儿·与友人别》:君莫取,鸿鹄在、他时自有凌霄羽。与其说他在劝勉友人,不如说他在激励自己,此乃词人自我的充分肯定与张扬,是其豪侠性情的自然流露。 二是愤懑不平之气。明遗民屈大均命运多舛,国难师仇离恨,怎一个“死”字了得!当词人遭受到难以想象的苦痛时,往往诉诸于词,一泄其不平之气。如《定风波》:白头未遇,怎英雄、事业多衰暮。如《声声慢·闻城上吹螺》:那管得,一军中、人尽白头!词人壮怀激烈,恨英雄生不逢时,虽上穷碧落下黄泉,却白头未遇,漂泊无依,只能空留遗恨,沉吟一曲英雄悲歌。 另外,翁山词“气”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或直接表白,毫不隐讳,或反诘句,或短句,或叠字句。 三、翁山词“气”的价值 词本是在“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按拍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的环境背景下发展成熟起来的,这种特定的状况,一方面成为后世主导词风偏于婉约的创作积淀,令一方面也限制了词在内容、境界等方面的发展。延至两宋,词有苏辛,其境始壮始大,词有周姜,其体始尊始雅。然元明以降,词坛一蹶不振,淫词鄙词游词充斥其间。朱彝尊在《静惕堂词序》就指出:“往者明三百年祀,词学失传。”[6]《湖海楼词序》中也说到:“词始于唐,衍于五代,盛于宋,沿于元,而榛芜于明。明词佳者不数家,余悉踵《草堂》之习,鄙俚亵狎,风雅荡然矣。”[7] 明清之际,天崩地解,激烈的社会变幻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于是有以陈维崧为领袖的推举苏辛的阳羡词派,和以朱彝尊为班主的尊崇姜张的浙西词派。可是陈维崧朱彝尊诸人臣事二朝,于气节不免有亏,其词或放而不豪,外强中干;或委靡苟且,自命清高,与其所标举的旗帜貌合神离。”[8]然而,屈大均的“以气入词”,使翁山词雄奇而基之于沉著深厚,委曲而贯之以浩气。翁山词中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读者禁不住被其间元气淋漓的翁山先生所感染。总体来看,翁山词从内容到格调上都可以与东坡稼轩相媲美,至其沉郁亦不减白石碧山。朱祖谋将屈大均词与明词殿军陈子龙相比,他在《望江南》一词说:“湘真老,断代殿朱明。不信明珠生海峤,江南辞赋总难平。愁绝庾兰成。”在明末清初词坛风

文档评论(0)

pc26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