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doc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其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课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构建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等几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1] 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既要认真扎实学习、 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 提高实践能力”。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其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课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辽宁大学生物科学院积极深入研究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这一课题,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建立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 课程理论教学历来都是国内外高校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国内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更新滞后于科技前沿、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2]。针对理论滞后及与实践脱节问题,该校生物科学专业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起点,提升创新思维与解?Q问题的能力,建设集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代表的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层出不穷。学院要求任课教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使授课内容紧跟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将新知识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基础。学院教师作为理论教学的主导者,积极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PPT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加深思考和理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该校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目标,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积极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融为一体,使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内容的教学紧密衔接,体现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理念。该校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等几个课程群;实践教学模块以专业理论课为骨架,由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创新实验课程、野外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层次的实践课程组成,以实践精神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良好作用。此外,在生物类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该校打通了一级学科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二、三年级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培养向多学科融合型培养的转变 二、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操作技能、提升科研素质、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3]。目前,高校开设的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占了较大比例。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演示部分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利用实验教师准备好的仪器完成步骤,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就完成了全部实验。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完全不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剖析了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后,该校对生物类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的目标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要求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