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58新成皋令鼎铭及相关问题
新见成皋令鼎铭及相关问题
(首发)
有虞同
旅顺博物馆收藏一件“十四年成令”铜鼎。 旅顺博物馆 编:《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萃·青铜器卷》,第20号,文物出版社2008年9月。据描述,“盖器相合呈扁球体,盖上有三个圆形环,可却置,附立双耳,稍外撇,三蹄足。器盖外侧有阴刻铭文‘王后左相室’。口沿下阴刻铭文‘十四年成皋令赵容造公鼒容斗’。”(第52页)原书只有铜鼎照片而未专门附列盖、器铭文拓片。从照片来看,器铭可勉强辨认而盖铭干脆就见不到
旅顺博物馆 编:《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萃·青铜器卷》,第20号,文物出版社2008年9月。
此前已经著录的刻有“王后左相(引按,“相”字暂从流行释法)室”文字的鼎一共有三件,即《集成》[1]4·2097、2360号的两件(据“铭文说明”,前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契斋拓本,后者也是考古所藏拓,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器身另有刻铭8字)与《新收》[2]第631号收录的一件“□昜”鼎(陕西清涧县出土,铭文14字刻于器身口沿)。另外,《新收》第807号收录一件刻有“王大后右相室”的鼎(陕西澄城县出土),器身与耳、盖的铭文内容相同;《新收》第320号收录一件“大子左相室”鼎(洛阳出土,铭文刻于鼎身口沿);洛阳大学文物馆收藏一件“王大后·大子左相室”鼎。 刘余力、蔡运章:《王太后左私室鼎铭考略》,《文物》2006年第11期,第65页图五、66页图六。旅顺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鼎,由于器铭与上引各鼎不同,应是第四件“王后左相室”鼎,未被《集成》等书收录的“十四年成皋令”等内容也属于首次发表。
刘余力、蔡运章:《王太后左私室鼎铭考略》,《文物》2006年第11期,第65页图五、66页图六。
照片上的器铭虽不能全部辨认出来,但原书的释文肯定有误,比如所谓“鼒”字应释为“(鼎)”,而“公”、“斗”等笔画不清,所释应存疑。从格式及内容来看,口沿的这处铭文应属三晋文字,而其中的“造”字从贝、攴、告声,又是典型的韩国文字用法。 裘锡圭:《啬夫初探》,《云梦秦简研究》,第243、244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后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第118页,中华书局1992年。吴振武:《新见十八年冢子韩矰戈研究——兼论战国“冢子”一官的职掌》,陈昭容 主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第320页,“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9月。因此,这件铜鼎的国别应为韩国。整理者将鼎铭的“成”释读为“成皋”(第52页),虽未明说鼎的国别,却与成皋为韩地的情况正相符合。已知的几件“王后相室”鼎均为燕国刻铭,估计这件鼎的“王后左相室
裘锡圭:《啬夫初探》,《云梦秦简研究》,第243、244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后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第118页,中华书局1992年。吴振武:《新见十八年冢子韩矰戈研究——兼论战国“冢子”一官的职掌》,陈昭容 主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第320页,“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9月。
“成皋”或作“城皋”,见于《战国策》等书,在战国时期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为韩国领土。《韩策一》“三晋已破智氏”章云:“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史记·韩世家》:“(桓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地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 谭其骧 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35——36页“战国·韩魏”,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元代吴师道等人以为策文的“成皋”就是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的“虎牢”(也叫“制”)。从战国韩文字中既有“(制)”(郑州出土,《陶汇》[3]6·147——148)、“司工”(《玺汇》[4]第2 227号)、“戈”(《新收》第1728号,刻铭),也有“成皋”(上引鼎铭)的情况看,当时成皋、制地似为二地。类似的情况还可举出“命瓜(令狐)”(铜壶,《集成》15·9719)与“奇氏(猗氏)”(方足小布,《货系》[5]第1723号;“陭氏”铜戈,《新收》第1705号)、“修武”(《玺汇》0302号)与“宁”(《集成》16·9997“二十七年宁皿”)等,据《水经·涑水注》引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史记正义》引《韩诗外传》“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故曰修武”
谭其骧 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35——36页“战国·韩魏”,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战国文字资料中首次出现的“成皋”地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体地说,从地名用字习惯方面为检讨旧说提供了依据。下面试作说明。
鼎铭“成”之“”从“咎”得声,自可读为“皋”。上古音“咎”在群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004《离散数学》复习思考题.doc
- (免费)2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打印版.doc
- (人教新课)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doc
- (个体与群).doc
- (免费)江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免费)自控制理论(二)试卷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
- (一)数学一年级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doc
- (公开课教)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doc
- (初二9)进制的记数法.doc
- (印发四)递进结构规范)高考优秀作文.doc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