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诸子散文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乐》《春秋》《易》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其得名於魯史《春秋》。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併 ···[170余个国家] 春秋时期思想勃发的背景 诸侯争霸-生存(实力)—治国—人[量/质] 礼崩乐坏——私塾盛行 原始的宗教信仰——唯鬼神独尊——民神共举——神民有分——重人事?轻鬼神——天人有分——以人为本 《左传·鲁襄公二十四年》:鲁国大夫叔孙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叔孙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不朽。” 《孙子兵法》:“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论语》与孔子 1、介绍孔子 2、《论语》的研究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哲學思想: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 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 道德的最高原則 :「仁」和「義」 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儒家學說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 1、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追求智識崇尚智慧的狂熱,以及穩健的文化 2、教條徹底的限制了人類自然而充沛的衝勁,簡直沒有豪放和冒險,愛情和友誼也過分的受到桎梏;使國家一味保守,阻礙了進步、使婦女一味服從 生平事迹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人 中年時開辦私學 後率弟子周遊列國 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 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内容:记载孔子的生平讲学和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共计20篇[语录体散文] 成书时间:战国初期 类别:中国哲学 宋朝大儒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称为“四书” 明朝以后,“四书”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代圣人立言” 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论语》精彩语言辑录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朽木不可雕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核心思想 1、“礼”: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仁”: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已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道” 读书:书呆子与空想家 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修身(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 恕道 青天虽不能上,但心向往之,努力追求不是不可以的吧! 修身(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去)也” 仁义之道—仁道 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 为政:表率的作用 正人先正己! 学生—干部 影响与相互影响 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 儒家嫡传所著,是正宗的儒学作品,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 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 三纲八目: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道德的内在修为,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的外在修为 《中庸》:忠恕之道 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的境界: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智、仁、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学习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 中山大学校训 1、远大志向与广博自然社会科学知识 2、独立思考-创新 3、知行统一-社会实践 认识论的积极态度:荀子戡天思想 何为“天”:物质的天(天空-大自然),精神的天(主宰-至上神),以及本然的天(本然意义上的物质;被当成本然意义上的精神,如天理;以及本然意义上的气质-天真) 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何为“人”:理性-人伦 把“人为”抬到极高的地位——“骋能”、“理物”以至于“制天命” 处理天人关系······ 君子不器 背诵:先秦诸子散文 *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 齊國 齊桓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