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田七郎的论辩
· 聊《斋志异》研究 ·
文章编号:1002—3712(2002)03—0005—06
关于田七郎的论辩
马瑞芳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田七郎究竟是嫉恶如仇、高风亮节、报恩重义、舍己为人的义
士,还是受到富人愚弄、始终为朋“友”算计、又始终对“朋友”感恩
戴德的可怜虫?本文采取甲乙双方各抒己见的论辩方式,做了深入
阐述。
关键词:田七郎;义薄云天;愚不可及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小引:甲、乙各抒己见,剖析田七郎哪个有理?质之高明……
甲命题:高风亮节的田七郎
乙命题:掉进陷井的田七郎
甲:田七郎穷,却穷得有气节;田七郎没文化,却深谙世情;田
七郎嫉恶如仇,为朋友献出宝贵生命。在聊斋人物画廊中,田七郎
是独立物表、植根现实、个性鲜明、光彩夺目的形象。他贫而有志、
报恩重义。而知恩必报,合己为人,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优秀品
质,蒲松龄对田七郎笔歌墨舞,极尽颂扬之能事。因为他确实可歌
可泣。
乙:以打猎为生、奉养老母的田七郎,过着虽然清贫而安全生
收稿日期:2002—04—1l
作者简介:马瑞芳(1942一),女,青州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活的田七郎,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衣衫褴褛在山林中窥伺野兔麇
鹿时,一位衣冠楚楚的豪绅正处心积虑将他看成必须到手的猎物。
田七郎更不会想到,富朋友的“乐善好施”是驴打滚儿、必须以鲜血
偿还的高利贷。刻意和穷朋友交往的武承休,终于让穷朋友支付出
生命作为“友谊”代价,以此换得自己安全。蒲松龄“异史氏日”认
为,田七郎是比荆轲还值得赞颂的英雄,可以“补天网之漏”,“世道
茫茫,恨七郎少也”。仔细推敲,我们却不能不说:田七郎愚不可及!
即使经验丰富的母亲不断提醒,他仍然不可救药地落入 “义气”陷
阱,掉进 报“恩”罗网。田七郎是始终被披着羊皮的狼朋“友”蒙在鼓
里、始终为“朋友”算计、又始终对“朋友”感恩戴德的可怜虫。
甲:武承休最初主动跟田七郎交往,并不想让田七郎为自己做
点儿什么,他只是因为梦中神人提醒:唯有田七郎可交朋友。嘤其
呜矣,求其友声,有钱有地位的武承休就主动跑去跟贫穷的猎户交
朋友。“敬谒诸家”,表现得多么坦诚和真挚?见面就拿钱给田七郎,
想帮助田七郎改变生活环境,岂不是仗义疏财?当田七郎拒绝跟他
交往、退回他的金钱,田母也出面制止他们交往时,武承休回家路
上百思不得其解,“归途辗转,不解其意。”这说明武承休结交田七
郎是真诚地交朋友,并没有想利用田七郎的打算,如果说他开始因
为神人提醒去找田七郎,还多少带点儿功利性,那么跟田七郎见面
后,他却真正喜欢上了“言词朴质”的田七郎,决心交这个穷朋友。
乙:本来总是跟名士交往的武承休梦中得到神人提示:只有田
七郎能在他危难时帮助他,于是登门结交田七郎。他屈尊来到贫穷
者的典型居室:“破屋数椽,木歧支壁。人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
间,更无杌榻可坐。”他发现田七郎威猛健壮却散布着贫穷气息:
”区目蜂腰,著腻怡,衣皂犊鼻,多白补缀。”武承休按照“钱能通
神”、”人穷志短”的思维,送钱给田七郎,遭到断然拒绝;他死乞白
赖硬塞给七郎,一会儿功夫,田七郎又送回来,接着田母出面,正言
厉色地将武拒之千里之外:“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田母人
穷志不短且有相人本事,她嘱咐儿子要对武承休这个一脸晦气的
6
倒霉蛋敬而远之:“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
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
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针针见血!智哉田母!几句
话戳破 “贫富交友”本质,富人就是用“钱”交换穷人的“义”。田七郎
无缘无故接受武承休的金钱,是要拿命报偿。阅历丰富的田母一眼
就看穿武承休不怀好意,警觉地保护儿子。
甲:《田七郎》中有两个富有神采的人物,一个是七郎,一个是
田母。当武承休 “固予金”给田七郎时,田七郎“受以白母,俄顷将
还,固辞不受。”田母还没出场,作者就背面傅粉,描写这位贫穷老
妇的高洁。田母身上集中了老一代人的优秀品质,她对武承休说
“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义正辞严,掷地有金石声。但明伦评
论说:“弥纶天地,包罗经史之言,大识见、大议论,此等学问,从何
处得有?”武承休也体会到田母性格魅力:深“叹母贤”,而且“益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