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证据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证据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证据、证人证言被告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验笔录及人证、物证、书证、原始证据、传来证据、控诉证据、辩护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等概念,明确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和意义,各种法定证据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理论上对证据分类的依据及间接证据的特点和运用,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原则的要求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二条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三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四条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故意隐瞒事实真象的,应当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七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八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重点与难点问题 重点 证据及证据的特征 难点问题 证据的种类 学术界讨论问题 1.刑事证据的客观真实性问题 (1)关于诉讼的证明标准问题。 关于证明标准理论界有“客观真实说”,“法律真实说”,“实质真实说”,“两个基本说”等等。其中,“客观真实说”占有较显赫地位,把“客观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的,即认为“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任务。而司法实践中,往往将刑事证据的客观真实理解为一种客观事实, 是错误的。因为刑事证据作为客观物质的具体形态,它具有实物、能量、信息三种存在形态。 学术界讨论问题 (2) 证据理论研究中所确立的客观真实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原则、笼统、操作性差的问题。因此,公、检、法各机关之间经常因为对客观真实产生歧义理解,对证据的认定发生分歧,乃至互相扯皮、推委,拖延了案件的审理,个别案件由于正面标准不统一,导致打击不力或判断不公,形成错案。 学术界讨论问题 如《刑法》第395条第一款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规定 ,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不但与刑法的具体条款有所矛盾,同时也给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带来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苦恼 在研究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时,要把案件发生后的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联系和区别划分开来,把证据材料和定案的根据──证据区分开来。 学术界讨论问题 2.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模式. 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制定统一的证据法。 第二,制定单独的刑事证据法。 第三,应就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专门问题分别制定单行证据法。 学术界讨论问题 第一,制定统一的证据法。认为,证据问题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共性大于个性。证据立法没有必要因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具有不同的诉讼性质而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法。 第二,制定单独的刑事证据法。认为,不同性质的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