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中成药的.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表中成药的

第四章 解表中成药;定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强调外感六淫初起,若及时运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则能早期治愈,防止传变。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 表里同病—表里双解 正虚外感—扶正解表; 方剂与治法 ;《黄帝内经》 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辨证 病机 治法 方剂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以法统方包括: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常用治法;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寒 温 热 清 虚 补    单一治法            (七法) 汗 + 实  泻 吐 消 和(复合治法) 下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一 汗 法;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3、常用分类: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二 吐法;2、适应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 (1)吐后调养脾胃。 (2)止吐方法: A:冷稀饭、冷开水。 B:姜汁。 C:麝香一~二厘。;三 下 法;2、适应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四 和法;“和”有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 “和为圣度” 《内经》 “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2、和法包括“和解”、“调和”两类。 “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即《伤寒论》之“和解少阳”之治法。;“调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戴天章《广温疫论》;和法常用分类: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五 温 法;寒邪之来源及治法: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3、分类: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4、使用注意: (1)“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 “以息相火,微微生火”(柯韵伯) (2)“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六 清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3、常用分类;4、使用注意: (1)常配生津、益气之品。 (2)“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七 消 法;2、适应病证: 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消法与下法在适应病证方面的区别 ;3、使用注意: (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 (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八 补 法;2、适应病证: (1)虚证 (2)正虚感邪;3、分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双补。;4、使用注意: (1)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 (2)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