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工管理技培训中心筹备方案
职工管理技术培训中心筹备方案职工管理技术培训中心体系建设第一阶段:4月1日-10日,培训方案审批;第二阶段:4月10日-20日,领导小组成立,内部培训需求确认及内外部讲师招募;第三阶段:4月20日-30日,培训课程体系确认,内部讲师接受再培训,课程开发;第四阶段:5月,管理培训中心依托人力资源部正式试运行。目录第1章背景5第2章总则62.1 目的与意义62.2 适用范围62.3 原则62.4 培训中心工作目标62.5 培训中心架构与职责72.5.1 企业培训中心领导小组组成72.5.2 对应的职责7第3章培训管理体系构建83.1 培训组织管理83.2 培训内容与方式管理83.2.1 培训方式83.2.2 六大培训模块83.3 培训需求管理93.3.1 培训需求分析对象93.3.2 需求分析的步骤103.3.3 培训需求调查10第4章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124.1 培训中心课程开发的标准124.1.1 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124.1.2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124.1.3 新进人员培训课程124.1.4 在职员工培训课程134.2 课程开发立项134.3 课程开发成果134.4 课程开发激励14第5章培训讲师管理构建155.1 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步骤155.2 方案整体思路155.3 内部讲师的评审与选拔流程155.3.1 选拔流程155.3.2 内部讲师的选拔原则155.3.3 内部讲师的申报条件155.3.4 内部讲师的申报方式及要求165.3.5 内部讲师的选拔形式165.3.6 内部讲师成长方向185.3.7 晋级评审形式195.3.8 内部讲师培养方式195.3.9 内部讲师的使用、管理和有效激励20第6章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226.1 被培训者的评估方式226.2 培训者、讲师的评估方式22第7章员工管理237.1 员工的权利与义务237.1.1 权利237.1.2 义务237.2 参训者激励政策23第8章费用管理248.1 培训经费使用范围248.2 审批流程及权限24第9章培训档案管理259.1 建立公司组织培训档案259.2 员工培训档案259.3 讲师培训档案25第1章背景公司长期以来对培训的工作重视不够,且没有专业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没有健全的培训体系建设。除新员工培训外,其他培训工作开展得很少,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开展系统和有计划的培训。根据人资部2011年6月份的培训调查,共发放390份调查问卷,回收125份。其一,30%的职工反馈在公司缺少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59%的职工反馈自身的专业技能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得不到巩固和更新,导致个人的职业生涯、工作目标模糊,变得麻木、失去激情。其二,68%的员工均认为培训非常重要。其三,65%的员工表示渴望接受培训的想法,35%的员工对提升自己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四,96%的职工对培训的工作投入持肯定积极的态度,100%的职工认为培训对提高工作绩效和员工职业发展能起到实际帮助作用。培训满足不了企业发展和员工的需求,将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和人才的成长,影响企业发展的后劲和人才队伍的稳定。综合2013-2014年公司开展的各类培训来看,其中2013年培训总课时达330小时,仅一次邀请外部讲师授课;2014年度培训总课时150.5小时,仅两次邀请外部讲师授课。两年度所开展的网络商学院培训总课时320小时,占总培训课时67%,主动或被动参加外部培训的次数则少之更少,培训工作显得单一。第2章总则编制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技术培训中心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地配合及推动公司战略方向和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2.1 目的与意义为实现企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战略理念,群峰以向全体员工提供理想之终身职业为己任,极为重视员工的成长,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及各方面能力。公司倡导“终生学习”,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团队精神、管理水平等,使员工真正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真正拥有群峰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让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2.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职工(含各事业部)2.3 原则(1)战略导向原则: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与公司的成长相结合;(2)动态开放原则: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及时调整培训体系,真正发挥推进绩效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3)保持均衡原则:纵向要考虑新员工、一般员工、专员级、初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之间的各个不同级别,并针对每个级别不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横向要考虑各不同职能部门要完成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