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例

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35例 更新日期:2009-03-30 点击: 吴光英 关键词 肩胛提肌损伤;针灸疗法;TDP照射   笔者自1997年8月~1998年10月采用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17~50岁之间,病程最短2h,最长2周。 1.2 诊断依据〔1〕 有伏案工作或高枕睡眠习惯或突发损伤史;在肩胛骨脊柱缘上部及其内上角,上4个颈椎横突处有压痛;上肢后伸或内旋时,起止部位疼痛明显。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患侧的风池、新设、肩外俞、肩井;健侧的中平穴〔2〕。 2.2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先取健侧中平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刺入,做大幅度捻转提插泻法,同时嘱病人轻轻活动颈肩部,行手法2~3min后留针。然后再常规消毒患侧风池、新设、肩外俞、肩井,分别用30号1.5寸毫针刺入,用G-6805治疗仪按风池和肩井、新设和肩外俞两组穴位接入电极,施以连续波,同时局部用TDP照射,15~20min后出针。中平穴继续施以捻转提插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5min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颈肩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有效:颈肩部疼痛减轻。无效:症状未减轻。 3.2 治疗结果 35例均治愈。其中针刺1~2次治愈14例,3~4次治愈21例。 4 体 会   肩胛提肌损伤,中医认为是因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针刺中平穴属巨刺法,中平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该穴有荣筋、利关节、祛寒作用。从现代解剖学观点看,该穴位于胫前肌、趾长伸肌之间,内有胫前动脉和胫前静脉及腓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及胫神经,行强刺激能转移大脑皮层疼痛兴奋灶,使患者肩部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2〕。巨刺能平衡人体左右经络气血,又能加强痛处功能活动,针刺的同时活动颈部可促进局部肩胛提肌周围血液循环,使疼痛减轻。风池穴、肩井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有祛风通络的作用;肩外俞为手太阳小肠经穴,手太阳小肠经经过上臂外后侧,出于肩关节,绕肩胛,新设穴位于风池穴直下,颈后发际下1.5寸,约当第4颈椎横突端,针刺肩外俞、新设穴位有疏通颈肩背部经脉、行气活血之功。经气通畅,气血流通则颈肩背部疼痛等症状可除。加上TDP照射可加速局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以达到软坚散结止痛的作用。 作者单位:吴光英(铁道部柳州机车车辆工厂职工医院 545007 广西柳州市红岩路四区46号) 参考文献 1 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0. 2 陈德成,王文庆.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6.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