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循环系统监测仪器.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循环系统监测仪器

麻醉设备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七章 循环系统监测仪器 ##循环系统监测仪器 1.心电监测仪器 2.超声心动图 3.血压监测仪器 4.血流量监测仪器 5.心输出量监测仪器 第一节 心电监测仪器 心脏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弱电流,自心脏流向身体的各部分,由此在体表产生电位差。电位差随时间变化,这种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称为心电图。 心电信号必须经Ag/AgCl电极拾取,前置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和CPU处理后,最后在屏幕显示或打印出来。 心电图测量的是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心电图幅度一般在5μV~5mV之间,频率分布范围0.05 Hz~1kHz,心率HR可由R-R间期计算得到。 一、心电图的导联 只要将两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任何不同位置,都可测到新电信号。 但是为了便于进行比较,临床测定心电图要设定标准位置。 心电图导联:测定心电图时,电极安放位置及导线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称之为心电图导联。 ##各导联系统测量的临床意义 1.标准肢体导联和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常用于检查心室下壁病变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2.标准肢体导联Ⅱ,记录的p波和QRS波初始点清楚,常用于测量心率。 3.单极胸前导联主要反映横面方向的心电变化,常用于检查左右心室肥厚,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为了便于识别,电极线统一用字母和颜色来区分: R(红)-右臂(RA);L(黄)-左(LA);F(绿或蓝色)-左腿(LL);C(白)-胸前(V); N(黑)-右腿(RL) 标准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麻醉监测中的ECG 监护电极及其安放 ##RA、LA分别对应右上肢和左上肢,置于胸骨两侧第一或笫二肋间。RL、LL分别对应右下肢和左下肢,置于腋前线的剑状软骨水平。V对应胸导联。 基于监测目的,心电监测常用三电极系统,三电极系统可获得I ?、II 、 III 、 aVL 、 aVR 、 aVF导联。但三电极系统不适合进行心肌缺血监测。在麻醉监测中,心电监测常采用改良胸前三电极系统,以提高P波、 QRS波和ST段等幅度。 改良三电极系统 导联 RA LA LL 近似普通导联 MCL1 地 左锁骨 V1 III CS5 右锁骨 V5 地 I CM5 胸骨柄 V5 地 I CB5 右肩胛骨 V5 地 I CC5 右腋前线上 V5 地 I V1为胸骨右缘4肋间隙 V4为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为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改良三电极系统 导联 RA LA LL 近似普通导联 MCL1 地 左锁骨 V1 III CS5 右锁骨 V5 地 I CM5 胸骨柄 V5 地 I CB5 右肩胛骨 V5 地 I CC5 右腋前线上 V5 地 I ##CS5适合诊断前壁心肌缺血,常用于手术中监测; CB5适合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CM5能快速反映ST段的变化,有利于ST段检测; MCL1 常用于ICU监测。 改良的三电极导联系统 心电监测仪工作原理 滤波`高压保护电路 导联选择开关 前置放大器 高通滤波`低通滤波`50HZ陷波器 隔离放大器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利用雷达扫描技术和超声波反射性质,在显示器 上显示超声通过心脏各层结构时产生的反射信号,借 以观察心脏与大血管的结构形态与搏动情况。 M型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