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肢损伤
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一节
锁骨骨折
锁骨干较细,有弯曲呈
“S”
形。内侧半弯凸向前,外侧半弯凸向后。内端与胸骨相联构成胸锁关节,外侧与肩
峰相联构成肩锁关节,横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联系支架。
病因与分类
锁骨骨折好发于青少年,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见的受伤机制是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
至锁骨,发生斜形骨折。也可因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肩部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或横形骨折。直接暴力常由胸上
方撞击锁骨,导致粉碎性骨折,但较少见。锁骨骨折若移位明显,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
向等,骨折可发生在锁骨外端,有时合并肩锁关节脱位。骨折更多发生在锁骨中分,锁骨外端骨折常因肩部的重力
作用,使骨折远端向下移位,近端向上移位,移位程度较大者,应怀疑喙锁韧带损伤。锁骨中段骨折后,由于胸锁
乳突肌的牵拉,使骨折近端向上、后移位,远折端则由于上肢的重力作用及胸大肌上份肌束的牵拉,使骨折远折端
向前、下移位,并有重叠移位。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斜形、粉碎形骨折。锁骨发生开放性骨折的
机会较少。
临床表现和诊断
锁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骨折后出现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使疼痛加重。病人常用健侧
手拖住肘部,减少肩部活动引起的骨折端移位而导致的疼痛。头部向患侧偏斜,以减轻因胸锁乳突肌牵拉骨折近端
活动而导致疼痛。检查时,可扪及骨折端,有局限性压痛,有骨摩擦感。根据物理检查和症状,可对锁骨骨折作出
正确诊断。
治疗
1.
儿童的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可不作特殊治疗。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3-6
周即可活动。
2.
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横形
8
字绷带固定。
手法复位可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坐在木凳上,双手插腰,肩部外
旋后伸挺胸,医生部于背后,一脚踏在凳上,顶在病人肩胛间区,双手握住两肩向后、向外、向上牵拉纠正移位复位后纱布棉垫保护腋窝,用绷带缠绕两肩在背后交叉呈
“8”
字形,然后用石膏绷带同样固定,使两肩固定在高度后伸、外旋和轻度外
展位置
(
图
3
-
15)
。
固定后即可练习握拳,伸屈肘关节及双手插腰后伸,卧木板床休息,肩胛区可稍垫高,保持肩部后伸。
3
~
4
周拆除。锁骨骨折复
位并不难,但不易保持位置,愈合后上肢功能无影响,所以临床不强求解剖复位。
术后严密观察双上肢血循环及感觉运动功能,若出现患肢肿胀、麻木,表示固定过紧,应及时放松固定。术后
1
周左右,由于骨折区肿胀消失,或因绷带张力降低,常使固定的绷带移位,因此复位后
2
周内应经常检查固定是
否可靠,及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3.
在以下情况时,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①病人不能忍受
8
字绷带固定的痛苦;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
观;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开放性骨折;⑤陈旧骨折不愈合;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切开复位
时,
应根据骨折部位、
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选用钢板、
螺钉或克氏针固定。
在选用钢板时,
要按锁骨形状预弯处理,
并应将钢板放在锁骨上方,尽量不放在前方。
第二节
肩关节脱位
解剖概要
肩锁关节由肩峰的锁骨关节面与锁骨外端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关节,部分关节内存在纤维软骨盘。关
节面多呈垂直方向,关节囊薄弱,由周围的韧带维持其稳定性。
病因与分类
肩锁关节脱位十分常见,
多见于青年。
暴力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
以直接暴力更多见。
肩峰受到打击时,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使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断裂而发生脱位。当跌倒时,肩部着地,力传导至
肩锁关节而发生脱位,为间接暴力所致。依据暴力的大小,可仅发生关节囊挫伤、断裂、韧带挫伤、部分断裂、完
全断裂或斯托骨折、半脱位或完全脱位。根据损伤程度,可将肩锁关节脱位分为三型。
Ⅰ型:肩锁关节囊、韧带挫伤,尚未断裂。
Ⅱ型:肩锁关节囊破裂,部分韧带损伤或断裂,关节半脱位。
Ⅲ型:肩锁关节囊、韧带完全断裂,关节完全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
Ⅰ型:肩部有打击或跌倒受伤史,肩锁关节处疼痛、肿胀、肩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压痛明显。肩锁关节
X
线
拍片未发现明显移位。
Ⅱ型:
除有Ⅰ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外,
用手指按压锁骨外端有弹性感。
X
线拍片或在患手握重物
4-6Kg
时拍片,
可见锁骨外端向上撬起,为半脱位。
Ⅲ型:除Ⅰ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外,肩外上方肿胀严重,与对侧比较有时可发现患侧明显高起,按压时弹性感
更加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
X
线拍片可见锁骨外端完全离开肩峰的相对关节面,为完全性脱位。
治疗
对于Ⅰ型损伤,
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2-3
周后开始活动肩关节,
可获得较好功能。
Ⅱ型损伤有学者主张手法复位、
加垫外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