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元代的水师、海运与造船.pptVIP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蓬莱古船的结构特征与工艺特点 (l)龙骨 注:龙骨是船体的主要部件,由两段方木以钩子同口加凸凹榫连接。主龙骨长17.06米,用松木制成;尾龙骨5.58米,用樟木制成,尾端址翘约0.6米,全长22.64米。龙骨截面在很长一大段为矩形,中部最厚处为300毫米,向尾部逐渐过渡到280毫米,向首部逐渐过渡到250毫米。龙骨截面以在6号舱壁处最宽,为430毫米,到最尾部宽度减缩到200毫米。到首部2号舱壁处龙骨宽度过渡到平均约375毫米且呈上窄下宽的梯形。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由主龙骨支撑尾龙骨和首柱,这与泉州、宁波两艘宋代海船大体相一致,但是蓬莱古船采用的是带有凸凹隼的钩子同口连接,隼位长度达0.72米,约为宋代两船的两倍。 更为突出的特点是,主龙骨与尾龙骨、首柱的接头部位增加了补强材。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可以认为这是经过一二百年之后较宋代两艘古船的技术进步,主龙骨在船中部位略向上翘曲。 (2)首柱 首柱长3.6米,用樟木制成。后端受主龙骨支撑并与之采用带凸凹隼的钩子同口连接,连接长度约为0.7米,断面与主龙骨相同,向前则逐渐转化为锥体,其尖端约高出船底2米,在首柱与主龙骨连接部位的补强材。 (3)舱壁板 全船由13道舱壁隔成14个舱,舱壁板厚160毫米,用铁梨木制成。 相邻的板列不是简单的对接,而是采用凹凸槽对接。 图15.蓬莱古船的平面及纵剖面图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与中国古船的传统相一致,蓬莱古船虽然无舱壁周边肋骨,但在两舷毗转弯处,均设有局部肋骨。 这种精细的构造有利十保持舱壁的形状,从而保持船体的整体刚性,当然也有利于保证水密性。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以船体最宽处为中心,凡前于此处的肋骨均设在舱壁之后, 凡后于此处的肋骨均设在舱壁之前。 其作用显然是为了固定舱壁而有利于船体的刚度与舱壁的强度,也有利于舱壁及外壳板的水密性。 在第3 、第5 这两只较为完整的舱壁上,在自下而上第4列壁板上,出现有以往从未发现的两对相距约为0.7米的凹槽。 图16.第3号(a)及第5号(b)舱壁的测绘图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这凹槽当是为设置两对纵向桁材而凿成的,在纵向桁材上可铺设木铺板,以为战卒起居之用。 “其制上下三层,下实土石,上为战场,中寝处,其张帆下碇,皆在上层口” ——《明史.兵志》 “粮储器杖,置之簧版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刀鱼船的船型特点。 “簧版”,也有的写成“艎板”,即木铺板。 这一点可作为蓬莱古船为兵船的旁证。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4)外板 注:外板用衫木制成,以邻龙骨的板列为最厚。外板列数由首到尾是不变的,于是首部板列较窄,到中部则逐渐增宽。 列板的边接缝采用简单的平口对接,用3种铁钉钉连: 第一种:是在板厚的中心处钉进穿心钉 其钉长约为O.44~0.5米,呈四棱锥体,根部断面为15x15。 第二种:是在壳板内面钉进铲钉 钉孔距边接缝约为40~50毫米,铲钉间距约150毫米,钉位错开排列成人字形。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第三种:钉则为定位锔钉 图17.蓬莱古船采用的穿心钉及铲铁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1石=154.5公斤 海船300 吨~1390吨 §8~3 元代的漕运与漕船 8~3.2 运河漕船 元代的运河漕船船体窄长,长宽比7.6,载重量限为150一200料,约为12吨,与京杭大运河的航道管理有关。 从东平到临清一段叫会通河,水源不足,河道浅窄,只150料漕船通行。 有些“权势之人并富商大贾,贪嗜货利,造共四百料船或五百料船,以致阻碍官民舟揖。 为此都水监差官在这段会通河的南端沽头和北端临清两处建设闸门,只有船宽8尺5寸的200 料船才能通过。 §8~3 元代的漕运与漕船 一些航商为了提高单船载货量,便在8 尺5 寸宽度的限制下,尽力增加船长。 《元史.何渠志》记有,泰定四年(公元1327 年)以后,“愚民嗜利无厌,为隘闸所限,改造减舷添舱长船至八九十尺,甚至百尺,皆五六百料,入全闸内,不能回转、动辄浅搁,阻碍余舟,盖缘隘闸之法,不能限其长短” 1.新安船的发现、发掘及展出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8~4.1 韩国新安海底中国元代航海货船 残长约28米 宽6.8米 船体由7个舱壁分隔成8个舱 在1976年到1984年的9年间,发掘打捞工作持续进行10次,所获文物异常丰富,陶瓷器、石材、紫擅木 、船员日常用品和铜钱。包括唐、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元等各代的产品 图5.新安船的沉船地点 §8~4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图6. 新安沉船残骸 2.新安沉船的年代 铜钱中有“至大通宝”,这是元武宗至正二年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