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全球水分布:总量约:1.38X109km3 我国年降水量60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总水量的5%,占世界第三位。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年径流量计,每人每年仅25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同时,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空间上,大约90%的地下渗流量分布在南方;时间上,冬春少雨,夏季多雨,且连续出现枯水年和丰水年的现象。 (2)水循环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蒸发和蒸腾到大气中,并在空气中形成云,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传播到不同的地域,再以降水或降雪等形式回到海洋或陆地的表面。水循环见下图1。 在人类消耗的淡水资源中生活用水量只占总用水量的一小部分,目前全世界的生活用水量只占河川径流量的7%,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用水量在不断的增长。 在工业用水中,主要是能源部门的冷却用水量大(图2)。农业用水的耗水量主要是灌溉用水(图3)。 (3)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调节气候 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水是人类生成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4)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地理位置 由于降水是水资源的最主要来源,所以人们常常以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蒸发量之比(P/E)来判断一个地区湿润程度。全球不同纬度地带的降水与蒸发比值相差很大。 ◆地形条件 在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湿度越大,降水量越大。 ◆土壤和植被 土壤和植被也是影响一个地区水分入渗、蒸发、径流、降水各个循环环节的重要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其方向有积极的和消极两种可能。人们兴修水利,拦蓄径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但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使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受到侵蚀,气候逐年变得干燥,土地荒漠化,生态条件恶化以及过多水体污染排放,必然造成水资源的衰减。 1.1.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需求的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毒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建造水库 ;跨流域调水 ;地下蓄水 ;海水淡化 ; 拖移冰山 ;恢复河、湖水质 ;合理利用地下水 。 (3)加强水资源管理 (4)完善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 1.2水体污染和重要污染物 1.2.1水体污染 (1)水体概念 水体含义: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水中生物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水被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2)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发生不良的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体主要污染源: (1)向自然水体排放的各类废水; (2)向自然水体直接倾倒的固体污染物,以及垃圾堆放场所的渗出液和淋洗雨水; (3)大气污染地区的酸雨及其他淋洗降水; (4)大气中有害的沉降物及水溶性气体; (5)淋洗植被后溶入了化肥和农药的(降水)径流; (6)航道中船舶的漏油、废水及固体废弃物。 1.2.2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及水质指标 (1)无机无毒物 无机无毒物主要指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机盐类。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属于砂粒、矿渣一类的颗粒状的物质;二是酸、碱无机盐类、三是氮、磷的植物营养物质。 (2)无机有毒物 重金属如Pb、Hg、Cd、Cr等 非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如 氰化物、砷、硒等。 (3)有机无毒物 有机无毒物主要指需氧有机物。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生态效应,一是溶解氧效应。 (4)有机有毒物 这类物质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往往含量低,毒性大,异构体多,毒性大小差别悬殊。常见的有:农药、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PAH)、多氯联苯(PCB)、表面活性剂等。 (5)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 另外的污染物像石油类污染物(还有如火电站和原子能发电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