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藏书楼.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巷深处藏书楼.doc

小巷深处藏书楼   苏州的小巷,一条条寻常的巷子,一座座旧居古宅,让人们追忆起往昔的人文荟萃。在小巷不起眼的墙门里,走出多少大名鼎鼎的文人墨客,隔着早已长出鲜苔的黛瓦粉墙,随处都有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出现:潘祖荫、顾文彬、金侃、黄丕烈、吴梅,他们在阅尽了人世的千山万水后,在苏州的小巷深处,筑一安静的藏书楼,作为他们终老的归依。   走进小巷,仿佛走进了记忆的时空,岁月的片段就这样被刻印在了小巷的砖缝瓦隙间,被留存在了小巷幽远的气氛中。于是,我用探索的目光,走进百年藏书楼,轻轻叩开扇扇神秘的门扉,它们无一不在诉说着昨日的翰墨书香。      双林巷春草闲房      双林古巷居幽人,闲房春草时闭门。双林巷是一条古老的小巷,那一砖一瓦早已浸透了历史的文化气息。追溯百年前的双林巷,仿佛在告诉人们,明代文氏兄弟同时金榜题名和清光绪年间吴大?j与弟宜卿同入翰林的往事今生。   春草闲房是金侃的藏书处,今址在双林巷30号。《百城烟水》卷二“春草闲房”条曰:春草闲房,在卧龙街西双林里,金孝章所构宅后书斋也。公高蹈不仕,拥书万卷,炉香茗碗,日与四方名贤暨二子上震、侃咏歌其中。该楼现在保存较为完整,共有三进院落,金氏后代在此居住。金侃他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抄书,他的抄本,现在都是国图的善本。尤其记得,他在一本书后的跋语中说,抄完了书,发现腊梅花开得正好,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更为幽香。我也仿佛穿越了时光,到了三百多年前的苏州小巷,看见一个清瘦而孤傲的老人,享受着他的一缕梅香。      悬桥巷士礼居      黄金散尽为收书,秘本时时出老屋。悬桥巷,一个充满着历史意韵的小巷,在巷中的石窟门里你能感受到百年书香的精彩和流年风尘的无奈。这里曾是书楼林立,名人辈出,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此筑书楼士礼居。士礼居的后门在?葭巷,前门在悬桥巷,旧址已成为某厂仓库,现存祠堂及花厅等建筑。      黄丕烈生平无他嗜好,于书痴迷成癖,遇宋刻必不惜钱购之以为快。从清乾隆五十七年第一次收藏宋版书《大戴礼记》起,到嘉庆十七年的20多年中,他先后购获宋版书近两百部,因而将书斋以“百宋一廛”命名。宋版书在明末清初已经是非常值钱了,黄丕烈为购宋本《战国策》竟花去八十两黄金。二两银子在乾隆中叶时大约可以买到两石白米,也是一个私塾教书先生一个月的薪水,二百部宋版书不知花去黄丕烈多少黄金白银。黄丕烈的藏书,在嘉庆末年开始散出,其中善本秘册多归汪士钟艺芸书舍。      庆元坊两?轩      苏州城里,以坊命名的小巷,据唐代陆广微《吴地记》记载,有六十条之多。观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观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直到现在苏州民间还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的说法。   两?轩在庆元坊12号,为吴云的藏书处。两?轩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室内陈列着仿古家具。吴云是一位极具名声的文化人,爱好收藏,有较多的书画作品流传于市。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称吴云“性喜金石、彝鼎、法书、名画、汉印、晋砖、宋元书籍,一一罗致,入其室者觉满目琳琅,令人有望洋之叹。”吴云另有书楼“二百兰亭斋”,以其所藏王羲之《兰亭序》禊帖多至二百种而名其斋。      铁瓶巷过云楼      确切的说,铁瓶巷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因为在十几年前的旧城改造中消失了,它曾经是一条幽幽的深巷,古   老的弹石路面承载着小巷里的老屋。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近过云楼,楼前左右置两廊,中间为小庭园,置湖石花坛,为顾文彬祖孙四代珍藏书画及古籍、金石之所。   过云楼藏画名声在外,妇孺皆知,但是顾氏对家藏善本书籍却秘而不宣,为何这样,今人无从知晓。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条家规,使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至今。从这一点来说,顾家的藏书是幸运的。根据传说,过云楼里面有一个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在2005年春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拍卖会上,过云楼所藏 500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40册流传近800年的海内孤本宋刻《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家整体买下,苏州图书馆也曾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惜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放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京图书馆购得顾家藏书共541种,辟出专室陈列保存。      山塘街艺芸书舍      山塘街历史上是一条商业街,但其毕竟是由诗人白居易主持建造的,因此也同样充满了人文气息。清代徽商汪文琛父子就在山塘街殳家墙门25号,建造了闻名中外的藏书楼“艺芸书舍”。该楼堂宇轩敞,树石肃森,堂中悬挂楹联一副:“种树类求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 远睹飞檐画角,近闻古色古香,一时间艺芸书舍珍本善册荟萃,号称海内之最。   徽州民间有“藏金不如藏书”的习俗,定居在苏州的徽籍商人中,产生过不少文化精英,因“汪益美”字号而声名大振的布商汪文琛父子是徽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