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三合院 土 楼 其他资料 三合院 三合院是中国乡村的传统院落住宅。分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建筑材料或砖或木,因地制宜。中国民居一般坐北朝南。北面正中为堂屋,左右分别为客厅和粮仓;东厢房作厨房和餐厅, 西厢房为卧室。四周有围墙或仅筑墙将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并在围墙同堂屋相对处开门的为封闭式三合院,无围墙的为开口式三合院。中间的空地主要用作晒场,也有在周边种植花草果木。 1.门:三合院的街门会由于院子面积的狭小,而采用随墙式的街门区别于大部分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门,并且一般多为红色或黑色的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 2.窗户:嵌在上槛及左右抱住中间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采用高丽纸,或玻璃纸,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既防止寒气内侵,又能保持室外光线充足。夏季糊窗用纱布或冷布,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风透气,解除室内暑热。冷布外面加幅纸,白天卷起,夜晚落下,因此又称“卷窗”,有的人家则采用上支下摘的窗户; 三合院结构 3.围墙:传统三合院的墙只有黑色。四周有围墙或仅筑墙,将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并在围墙相对开门的为封闭式三合院,无围墙的为开口式三合院; 4.建筑材料:或砖或木,因地制宜,以土胚、砖石、木料为基本建筑材料; 5.屋顶:坡度要小、较平。 土 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饶平县、梅州市大埔县。 其中以永定县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 土楼居民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各地客家民居建筑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 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如四角围龙—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等。 建筑材料 1.屋顶:是斜坡的,防积水,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梁木结构。 2.围墙:颜色是青色,形状是方的,借助膜夹板、土体经反复的揉、捣、压、筑成厚实严密的墙体,防台风,防土枪、土炮,起防御的作用。 ?3.门、窗:要用松木的,防虫子,颜色要暗红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