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经验及诗歌想像.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底层经验与诗歌想像 王光明 + 主持人:王光明 参加者:赖或煌 刘金冬 黄雪敏 邓庆周 郑成志 陈芝国 冯 雷 周炜赞 叶敏娟 谢文娟 中英利等 王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底层写 是说,个人经验必须经过诗人艺术重构,以“诗的”方 作”已经有不少人谈论了,这种写作在近年诗歌中也 式来言说“人的”经验,才能成为艺术品。 有显眼的表现。一些批评家认为这一类诗歌写作偏 当然,以“诗的”方式来言说“人的”经验区别于 正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趣味,促 “诗是感情”的表达,诗人只有以“诗的”言说方式来 进了诗歌与读者亲和关系;也有批评家从道德伦理 重新整合人类的经验,才能避免了诗歌表达上的空 出发,认为诗歌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反映他们的生存 疏、教条的倾向。“底层经验”的诗歌侧重于对人类生 真相,从而展示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的一面。但问题 存境遇的直接呈示,而不是以往诗歌对人类生存理 好像还不止这些。 由的追问。直接呈示,不是经验不经过诗人的虚构与 想象,而是从真实经验出发,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因此,经验不等于艺术价值。 “底层经验"与表述的可能 冯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底层经 验”命名的合理性是首先应当清理的。哪些是真正的 刘金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底层” “底层经验”?谁是真正的“底层经验”的代言人?张清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前几年,中国曾经有一个关于社 华在文章中指出,只要是关注底层的写作,就是表达 会分层的报告,把现在的社会分成7个阶层:最高、 “底层经验”的写作。然而,或许应当引起我们警惕的 高、中高、中中、中低、社会下层、底层等,以代替更早 是,当进入文学的阅读环节时,这种写作是否就已经 以前的阶级分类。社会底层显然是指那些没有固定 先验地赋予了自己以一种道德立场上的优越性?“底 工资收入的人:如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地区等 层”的命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体现了文学视点 人口,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诗歌的“底层经验”是 的下移。但与二三十年代不同的是,当下的底层经验 指诗人以诗歌的方式提取和表达这些人的生活经 诗歌写作,我认为是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怀,是每一个 验。这种命名方式与以前的无产阶级文学或小资产 普通人、平凡人都可能面对的“凡人经验”。“底层经 阶级的文学的命名方式同出一辙,是以社会学而不 验”的写作,它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这让我想起 是文学的方式命名的。 了何其芳在《话说新诗》中曾经指出的,新诗面临的 但文学上的“底层经验”与其他群体的经验有价 两个问题,一个是形式问题,一个是内容问题。当然 值区别吗?那些具有特殊性的生存经验如果不能转 在那样的特定年代,何其芳关于内容问题的认识是 化为艺术经验的话,对于读者来说,也是无效的。而 具有局限性的,但对于内容问题的关注,我们却不能 所谓生活经验,从来都是诉诸个体的,基于人类的共 简单地嗤之以鼻。实际上,我认为“底层写作”的其特 通性,所有的经验在艺术层次上又是可以共享的。就 出之处在于对被忽略的世界的接纳。诗歌写作不应 万方数据 当总是局限在个人化的内心世界的描绘中,诗歌写 个问题的思考使我有了读这些诗篇的标尺。我给自 作不应该只是一种技巧、方法的卖弄,它还是要面向 己设置了三个问题:一、诗人是以什么视点表述;二、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