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主要内容 要求 1. 植物的磷素营养 掌握 2.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了解, 结合土壤学掌握转化 3. 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 4.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 5. 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第一节 植物的磷素营养;2. 分布:与代谢过程和生长中心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营养生长期:集中在幼芽和根尖(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 生殖生长期:大量转移到种子或果实中。再利用能力达80%以上 缺磷时,体内的磷转运至生长中心以优先满足其需要,故缺磷症状先在最老的器官出现。; 供磷对菠菜叶片和燕麦种子中各种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 供 磷 磷 脂 核 酸 植 素 无机磷 ────────────────────────── 菠菜叶片 不充足 1.1 0.9 ── 2.2 充足 1.1 0.9 ── 18.0 燕麦种子 不充足 0.22 2.1 0.05 0.5 充足 0.22 2.4 0.5 1.3 ────────────────────────── (Michaell, 1939 Hartt, 1972) ;(一)磷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 磷酸是许多大分子结构物质的桥键物,它把各种结构单元连接到更复杂的大分子的结构上。 磷酸与其它基团连接的方式有: ⑴ 通过羟基酯化与C链相连,形成简单的磷酸酯(P-O-P),例如糖磷酸酯。 ⑵ 通过高能焦磷酸键与另一磷酸相连(P-P),例如ATP的结构就是高能焦磷酸键与另一磷酸相连的形式。 ⑶ 以磷酸二酯的形式(C-P-C)桥接,这在生物膜的磷脂中很常见。所形成的磷脂一端是亲水性的,一端是亲脂性的。;(二)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1. 核酸和核蛋白 核酸——决定植物的遗传变异性 核酸+蛋白质 核蛋白 2. 磷脂 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物质 生物膜;3. 植素(环己六醇磷酸脂的钙镁盐) 作用:(1) 作物开花后在繁殖器官迅速积累, 有利于淀粉的合成; (2) 作为磷的贮藏形式,大量积累在种子中; (3) 种子萌发时,作为磷的供应库。;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 籽粒中无机磷和植素磷含量的变化;0;4.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GTP、UTP、CTP均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尤其是ATP,是能量的中转站。;(三)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 1. 磷参与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 2. 磷参与叶绿体中三碳糖的运转 3. 磷参与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OH- H+;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一) 吸收形态 1. 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 HPO42-PO43- 2. 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 3. 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己糖等 (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 吸收部位:根毛区 吸收过程:H+与H2PO4-共运 ;(三)影响植物吸收磷的因素 1. 作物种类和生育期 (1) 喜磷作物(豆科绿肥、油菜、荞麦)一般豆类、越冬禾本科水稻 (2) 根系发达或根毛多或有菌根的作物吸磷多 (3) 幼苗期对磷的要求较为迫切 生长前期吸收的磷占全吸收量的60%~70%;后期主要依赖磷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再利用,运转率可达70~80%;2. 介质的pH 酸性介质:H2PO4-为主 pH影响磷的形态 pH=7.2:[H2PO4-]=[HPO4 2 -] pH继续升高:HPO4 2 -、PO4 3 -占优;3. 伴随离子 具有促进作用的:NH4+、K+、Mg2+等 具有抑制作用的:NO3-、OH-、Cl-等 降低磷有效性的:Ca2+、Fe3+、Al3+等 4. 其它环境因素:温度、光照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