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致 谢 1 前言 1.1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小麦属(Triticum L.).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小麦大致分为一粒系、二粒系、普通小麦系 三类。 1、根据染体数目、染色体组的异同、形态特征、遗传学鉴定,目前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进化过程,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7,体细胞(二倍体)为1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构成一粒系。 2、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供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经天然杂交,染色体加倍,产生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14,细胞(二倍体)为28,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他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二粒系。 3、四倍体二粒小麦与山羊草属的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供源)进行天然杂交,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原始的六倍体,即斯卑托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21,细胞(二倍体)为42,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多种六倍体小麦类型,即为普通小麦系。 1.2国内外小麦育种的主要进展 1、小麦在增产性,适应性与抗耐性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矮化育种 (两个矮源—赤小麦(具有矮秆基因Rht8和Rht9)和农林10号(具有矮秆基因Rht1和Rht2) ) 2、在育种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方面,国内外也都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1.3本次试验研究 目的(意义) 为加快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优化品种结构,为我国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促进种子事业发展,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通过对个小麦品种系的比较试验中的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筛选出比较适宜现阶段在内蒙地区栽培的优质小麦品种(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系(种) 05(21)-1Ⅱ,05(61)-2Ⅰ,05(65)-6(FZ),05(65)-11(FZ),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Ⅱ(混),05(76)-6-1(混),05(76)-6-2(混),永良四号作为对照。 2.2 试验方法 1、试验地里: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设11个品系(种),3 次重复, 共个33小区 。 2、在田间及回到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小麦的全生育期、株高、第二节粗、穗粒重等 。 3、在EXCELL上做统计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系)小麦生育期比较 结果:参试品系中除05(21)-1Ⅱ,05(61)-2Ⅰ,05(24)-4-1(混),05(44)-2-1(混)比永良四号(对照)早熟,其余参试品系均比永良四号(对照)迟熟 由所得实验数据显示,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1)-1Ⅱ、05(65)-6(FZ)、05(65)-11(FZ)抗倒伏性较强;05(61)-2Ⅰ、05(24)-4-1(混)、05(44)-2-1(混)、05(68)-7-1Ⅱ(混)抗倒伏性较弱。如图1、2所示。 3.3 不同品种(系)小麦主茎穗长(cm)的分析比较 小麦穗长整齐度, 从图3可看出, 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Ⅱ(混)的主茎穗长比较整齐。 3.4 不同品种(系)小麦的产量比较与统计分析 5(24)-4-1(混)的小穗密度明显偏低,且有且只有这一个品系低于永良四号(CK),其余各品种(系)之间差距不大; 05(21)-1Ⅱ、05(44)-2-1(混)、05(76)-6-1(混)、05(76)-6-2(混)的单穗粒重低于永良四号(CK),其中单穗粒重又以05(44)-2-1(混)最低,05(65)-11(FZ)最高。 3.4.2 小麦的产量比较与统计分析 注:a1…a11依次是永良四号、05(21)-1Ⅱ、05(61)-2Ⅰ、05(65)-6(FZ)、05(65)-11(FZ)、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Ⅱ(混)、05(76)-6-1(混)、05(76)-6-2(混)。 1、将小麦各参试品种(系)进行方差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所示结果可以知道,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4)-4-1(混)、05(44)-2-1(混)、05(76)-6-2(混)、05(65)-11(FZ)、05(61)-2Ⅰ的产量均值高于永良四号(C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本国民素质之小览.ppt
- 日本垃圾处理方法.ppt
- 日本宗教及日本的道.ppt
- 日本川崎工业机器人系统.pptx
- 日本文化艺术舞蹈.ppt
- 日本武田公司制药.ppt
- 日本漫画与动画电影.ppt
- 日本环境保护行及体系.ppt
-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ppt
-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后来居上的原因和启发.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