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2中国法制史电大考试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大.2012中国法制史电大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2.《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3.夏朝法令规定“昏、墨、贼”三种罪都处以死刑。 4.古书上记载,夏刑共有三千条。 5.均台是夏朝监狱的代称。 6.夏朝法律“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选自《甘誓》。8.据《尚书吕刑》记载,中国古代的赎刑制度始于夏朝。 9.《史记·殷本纪》说:“纣囚西伯(周文王)羑里。” 10.中国古代“刑”为“法”的同义语,同时也引伸为刑罚的概括词。 11.商朝的死刑有:生杀曰斩,死斩曰戮。12.炮烙是商朝处决死刑的一种方法。 13.汤刑是商朝刑法的总称。 14.《荀子》一书中记载“刑名从商”。 15.商朝的墨刑也叫鲸刑。 16.商朝的家庭制度为一夫一妻(多妾)制。17.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18.吕刑是西周穆王时吕侯所作。 19.西周时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称为小司寇。 20.西周嫡长子继承制概括他说,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21.西周时期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交掌戮去执行。 22.将犯罪者捣成肉酱的刑罚在商代称为醢,将犯罪者杀死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为脯 23.在王位继承方面,实行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的是在商朝初期。 24.西周国家机关的总称叫“内服”和“外服”。25.西周中央政府设有大批官吏组成“卿事寮”和“太史寮”。 26.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27.西周时期的债务契约叫傅别。 28.西周土地王有的主要标志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9.西周初期,土地归王一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 30.战国时期商秧在秦国变法:曾改法为律。 31.春秋时楚国在文王时曾作“法之法”。 32.公元前501年“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33.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 34.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楚悼王用吴起为令尹、秦孝公用商秧为左庶长实行变法。35.春秋时期晋文公称霸时曾“作被庐之法”。36.改“法”为“律”者,是战国时期的商鞅。 37.春秋时范宣子任晋国执政时曾制定刑书。38.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竹刑”,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39.秦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法经》为蓝本, 改法为律。 40.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的秦墓发掘中出上了大量的秦律竹简,其包括《秦律十八种》、《怯律答问》和《封诊式》。 41.秦朝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42.“盗徙封”罪规定在秦 律里 43.秦朝民间起诉,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 44.秦朝中央最高司法机关叫廷尉。 45.“以刑杀为威”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46.“事皆决于法”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47.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秦朝视为以古非今罪。 48.“法令由一统”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49.汉代为维护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颁布贵族官僚有罪“先请”的诏令。 50.汉初刘邦命萧何制定《九章律》。 51.汉代的习卖契约称为券书。 52.汉律规定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便构成通行饮食罪。 53.汉代下诏除肉刑,是在文帝十三年。 54.“傍妻”、“小妻”、“小妇”是汉时期妾的名称之一。 55.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制定《永明律》。 56.亚《秦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分别为之作注释,经晋武帝“诏班天下”。 57.南北朝时,东魏以格代科,制定一部法典,叫《麟趾格》。 58.三国时期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 59.“八议”最早规定在《魏律》。 60.《蜀科》是三国时蜀国的法典。 61.隋炀帝时的《大业律》共18篇。 62.隋朝炀帝时期颁布的法典叫《大业律》。63.唐朝逢大案,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64.隋朝先后颁布两部法典,文帝时颁布《开皇律》。 64.唐高宗时期颁布的主要法典叫《永徽律》。65.唐高祖时颁布的唐律,史称《武德律》。 66.唐太宗时期颁布的主要法典叫《贞观》。 67.唐朝的最高监察机关叫做御史台。 68.唐朝对案件起诉一般有两种方式。 69.《永徽律》是唐朝的法典。 70.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亲属”、“师生”、“仇隙”关系者,须回避。 71.《唐律疏议》共十二篇。 72.唐太宗时,命长孙元忌、房玄龄等人修定《武德律》。 73.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法典是唐律(或《唐律疏议》)。 74.宋代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称为申明。 75.宋建隆年间,凡大理寺审羊的案件,经刑部复核后,须送审刑院评议。 76.宋初凡大理寺审判的案件,经刑部复核后,须送审刑院详议。 77.“盗贼重法”创立于宋朝。 78.《宋刑统》在每篇之下设“门”,共213门。79.典卖制度制度化开始于宋朝。 80.南宋时期“编敕”更名为“条法事类”。81.宋太祖时期所作的编敕叫《建隆编

文档评论(0)

taobao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