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docVIP

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B)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D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D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明(C)   A、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C、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有价值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面变化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A)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2)(4)   9、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0、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C)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1、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2、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B)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1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A)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D)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1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B )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7、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D)   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