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笔记完美.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剂学笔记完美

《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 载方788首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 倡导“火热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④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相火论” ………… 1、《普济方》 朱棣 明 载方61739首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 著有《温病条辨》 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 药物配伍 ■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一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常见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 配伍目的:(增效与减毒) ▍ 方剂的组成 (“君臣佐使”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药味少、药量大。 ■臣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辅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涵义有三 ①佐助药: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依病情需要选择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涵义有二 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 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味道) 第六章 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主治:风寒表实证 桂枝 →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臣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杏仁 →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佐助 头身疼痛,舌苔薄白 甘草 → 缓和药性,调和诸药 佐使 病机:风寒束表(寒邪为主),营卫郁滞,肺失宣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4、银翘散 银花、连翘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君 主治:温病初起 牛子、薄荷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荆芥穗、淡豆鼓 → 辛散表邪,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 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桔梗 → 宣肺止咳 病机:风寒袭表,热郁肺卫 生甘草 →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鲜芦根、竹叶 → 清热生津(止渴)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热表证之常用方剂 第七章 泻下剂 7、大承气汤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