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病理切片的制备讲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规病理切片的制备讲稿

常规病理切片的制备(讲稿) 亲爱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对我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份莫大的荣誉,但我知道,这个讲台肯定不是属于我的。我在这里也只能是班门弄斧了。还真诚的希望各位不要见笑。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够提醒我,帮助我。因为我是分到了病理科,现在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病理技术。那么我今天就简要的介绍一下在我们科室常规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 这里我们以常规手术标本为例: 一.收取标本。在手术室收取标本,并仔细核对标本的各项信息。如有误,应立即联系相应科室及医师。如仍然有误,则可拒收该标本。 二.固定。第二步和第一步并没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其实,准确的说固定必须在收取标本之前就已经进行。因为活体的器官或组织在离体的那个时候就应该固定。因为器官或组织离体后,在自然状态下会立刻开始腐败和自溶。而组织或器官经固定液固定之后能防止细菌的腐蚀和组织的自溶。细菌无处不存在,它们随时都可污染腐蚀未经处理的组织。固定液可以固定任何蛋白质,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被固定,生命就停止,细菌也就失去了活力。另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可碰到这样的问题,一块肉不经处理放了几天后就会变质,这是为什么呢?除了细菌参与外,其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组织离体后,供应这此组织的血液随之消失,细胞缺氧,细胞内溶酶体膜的结构受到破坏,破坏后释放出溶酶体酶,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肉变质,就是细菌污染加组织自溶的结果。2°C-4°C,一般浸蜡所用的蜡的为软蜡,熔点为46摄氏度左右。 浸蜡程序为: 石蜡Ⅰ   1h 石蜡Ⅱ   1h 石蜡Ⅲ   1h 五.包埋,包埋是将正确定位的组织包裹在一种介质中(此处以石蜡为例)然后固化。如今包埋机已经被广泛应用,机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每个步骤上都达到确的温控 。 包埋的具体过程为:先将熔化的石蜡倾入包埋模具中,再用加热的弯曲钝头镊子轻轻夹取已经过浸蜡的组织块,使组织块的最大面或被特别指定的组织面向下埋入熔蜡中,应将组织块平整地置放于包埋模具底面的中央处。包埋于同一蜡块内的多块细小组织应彼此靠近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腔壁、皮肤和黏膜组织必须垂直包埋(立埋)。 包埋所用的蜡一般为硬蜡,其熔点为60摄氏度左右。包埋机的温度也设置在石蜡熔点以上2°C-4°C。 六.冷冻凝固,包埋好的组织石蜡块放于冷冻台上,待石蜡凝固,然后就可以切片了。 七.切片、摊片、烤片,将凝固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按顺序摆放于冷冻台上,待切片。我们科室的切片用的是手动切片机。切片的过程并不复杂,需要的只是一个熟练过程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大致的步骤为开始是修片,使待切的组织面完全暴露,再切成3μm厚度的组织片。切片的厚薄是开始设置好之后由机器控制的。然后是摊片,分两步,一是将切下来的组织片放入30%酒精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摊片,再用玻片取出后放入45摄氏度左右的水中进行第二次摊片。摊片是利用溶液和温水的张力,使切下来的组织片变得平整无皱褶,便于诊断。摊片完成之后,用玻片取出组织片使其附着于玻片上。然后就是将玻片放入烤片箱中烤片。时间为30分钟。烤片的目的一是使位于组织细胞外的石蜡熔化达到初步脱蜡的目的,二是使组织更牢的粘附于玻片上,使其在染色过程中不会脱落。 八.染色,我们科室的常规病理切片都是用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它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技术。 染色的具体程序为: 二甲苯Ⅰ    5-10min 二甲苯Ⅱ    5-10min 二甲苯Ⅲ    5-10min 无水乙醇Ⅰ 1-3min 无水乙醇Ⅱ 1-3min 95%酒精 1-3min 流水洗 苏木素 10min 流水洗 1%盐酸酒精 1-3s 流水洗 伊红      1-3s 流水洗 简单原理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通过烤片,可以脱去细胞外的蜡。而二甲苯的作用就是脱去细胞内的蜡,方便染色。而后面乙醇的作用就是脱去在前面三步中进入细胞的二甲苯。乙醇的浓度由高到低的原因是用乙醇脱去二甲苯之后需要水洗,所以乙醇的浓度也就由高到低,使其可以循序渐进,不至于损害细胞的正常结构。接下来就是苏木素染色。苏木素染色的原理是:苏木素染液为碱性,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胞浆中的核糖体为酸性,属酸碱结合染色。结合之后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色。在苏木素中染色10min后,需要水洗,属于常规操作,主要是洗去残留于玻片和细胞外多余的苏木素。后面一步是用1%的盐酸酒精分化,其主要作用是可以脱去细胞内结合多余的苏木素。然后也是常规水洗至水清。最后一步就是用伊红染色。伊红属酸性染料,而胞浆属碱性。酸碱中和之后,胞浆被染成红色。而后水洗至水清。   到这里一张常规病理切片就完成了。 谢谢!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