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水库.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门水库

水庫功能 灌溉、家庭用水、工業用水、發電、防洪與遊憩 影響水庫淤積之因素 集水區泥砂產量、水庫河槽相對關係、囚砂能力、水庫運用方式、水庫地形及水庫使用年限 Borland and Miller(1958) 、Lara(1962) 針對水庫容積與深度之關係,並就地形分為湖泊型、 洪水平原丘陵型、丘陵型、峽谷型。 Fan and Morris(1992)、韓其為(2003) 將水庫淤積形態分為三角洲淤積、帶狀淤積及錐狀淤積 水庫分類 水庫類型 M值 Ⅰ 湖泊 3.5-4.5 Ⅱ 洪水平原丘陵 2.5-3.5 Ⅲ 丘陵 1.5-2.5 Ⅳ 峽谷 1.0-1.5 地形與粒徑對淤積形態之影響 庫區水流挾砂能力而言,不同地形造成不同之挾砂能力,進而造成不同堆積形態。 粒徑分佈均勻情形不同,會形成不同之淤積形態。 地形變化 石門水庫庫區範圍與斷面樁位置圖 泥砂主要來源 上游集水區崩塌產生的大量土砂因颱風所產生暴雨,攜帶泥砂入庫造成庫區內大量淤積。 石門水庫淤積量統計結果 地形及其支流 泥砂主要來源 泥砂來源大部分是由上游集水區來砂,有極少部分是由支流流入,因水庫集水區內地質屬於第三紀早期之始新世與漸新世之變質岩,組成為含泥質黏板岩,質地鬆軟、抗蝕力低,易受風化而崩塌,故沖蝕作用帶來的淤沙對水庫水質帶來很大的影響。 位 置 93年度容積量(106m3) 94年度容積量(106m3) 95年度容積量(106m3) 96年度容積量(106m3) 淤積量(106m3) 必坦溪 21.07 19.41 19.81 ---  1.26 達盤溪 2.80 2.62 2.59 2.59 0.21 成武溪 1.94 1.49 1.59 1.54 0.40 晉元溪 1.02 0.72 0.60 0.52 0.50 佳陽溪 1.07 0.95 0.83 0.78 0.29 劍山溪 0.34 0.35 0.33 0.30 0.04 主流斷面2 至斷面62 240.59 218.29 223.79 215.08 25.51 總淤積量         28.21 德基水庫淤積量統計結果 三角洲淤積 帶狀淤積 錐體淤積 尾坡段 頂坡段 前坡段 底坡段 呆容量 進水口 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庫區範圍與斷面樁位置圖 SM01-SM06 SM07 SM08 SM09 SM10 SM11 德基水庫 4 3 2 1 德基水庫底泥採樣位置圖 採樣點 編號 土壤粒徑分析(%) 砂粒 坋粒 粘粒 1 83.6 14.2 2.2 2 4.9 74.4 20.7 3 3.6 48.1 48.3 4 6.4 59.5 34.1 淤積初期(民國53年) 尾坡段 頂坡段 前坡段 底坡段 民國90、92、93年3月 民國93年3月、 12月 民國93年 12月、 94年、 95年、 96年 頂坡段 前坡段 底坡段 尾坡段 德基水庫民國93-97年淤積縱剖面及淤積三角洲各部分示意圖 民國93年、 94年、 95年 民國96年、 97年 石門水庫 淤積三角洲往壩前移動,因颱風將上游推移質帶往庫區堆在原頂坡段,當堆移質堆積在頂坡段,三角洲洲面因大量加載而漸移形成新頂坡段。 顯示出因地形不同,兩岸斷面寬窄不同造成斷面流速不同,較易淤積在斷面較寬處。 因地形平坦導致前坡段的比降不大而不會形成新的三角洲淤積,反會形成從庫前逐漸往上游沿程全面淤高的形態,逐漸轉化成錐體堆積。 德基水庫 庫區底床呈現三角州淤積,庫區上游部分呈現平坦趨勢,中游坡降突大增,往下游形成落淤段,粒徑較小的泥沙淤積至壩前,坡度幾近水平。 大量泥沙流入庫區,中上游坡降變大,因泥砂級配不同形成沿程落淤的現象,故坡降轉折點便往前移動。 粒徑資料 顯示石門水庫與德基水庫庫區級配往下游細化明顯,故易形成三角洲堆積。 因石門水庫底床因淤積而越趨平緩,使三角洲淤積轉化成錐狀淤積。 德基水庫底床淤積三角洲漸前移,且泥砂沿程增加,易從三角洲淤積轉化成帶狀堆積。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