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北师大版.ppt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北师大版.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唐王朝的建立: 年, 建立唐朝,定都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_______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 三、贞观新政(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出现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 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制。(3)法律上:唐朝在 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 ,经济 ,国力 ,被誉为 。 *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 唐人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为什么? 隋炀帝亡国 大兴土木 滥用民力 三征高丽 穷兵黩武 好大喜功 年年巡幸 暴政而亡 玄武门之变 高祖窦皇后四子 早夭 李玄霸 三子 598-649 秦王 李世民 次子 589-626 太子 李建成 长子 603-626 齐王 李元吉 四子 2、唐朝建立 1.唐朝的建立者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2.唐朝的建立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7年 D.618年 3.唐朝的首都是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东京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公元626-649年在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能举出历史上载舟,覆舟的例子吗?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载舟: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启示: 延伸探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文景之治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秦叔宝 杜 如 晦 李 靖 程 咬 金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魏征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能举出历史上载舟,覆舟的例子吗?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载舟: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启示: 延伸探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文景之治 经济 贞观新政的 主要内容 法律 政治 内容 方面 改革赋役制度 沿袭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修改法令,编《唐律疏议》 三、贞观新政 1. 改革赋役制度 2.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3. 修改法令,编撰《唐律疏义》 4. 完善科举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