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盆腔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少数发生于未婚者。中古籍无盆腔炎之名。在“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症瘕”等论述中,对其临床特征有所描述。 一、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有时低热,易感疲乏、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月经多,卵巢功能受损、输卵管受损,输卵管粘引起不孕。 【临证护理】 1、脾虚者勿过多劳累,遵医嘱针刺或艾条针灸足三利,三阴交,脾俞等穴位。 2、局部瘙痒者,遵医嘱每日坐浴熏洗。 【饮食调护】 1、合理饮食,以清谈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 2、忌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2、服用温补脾肾,祛湿止带之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3、使用外敷药时,因注意观察局部有无不良反应。 【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并发症护理】 复发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腹痛,不孕,宫外孕,骶髂关节炎。注意会阴卫生,及时治疗,增强体质。 【健康指导】 1、慎起居,避湿寒,防劳累,节房事。 2、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措施,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3、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卫生垫、内裤等清洁,提倡淋浴。 4、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二、辩证施护 【湿热蕴结证】 1、主证 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据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短赤;舌边红,黄苔腻,脉弦滑或滑数。 2、证候分析 湿热之余邪与气血博结于崇仁胞宫,则小腹疼痛;邪正交争。病势进退,则低热起伏;经行劳累耗气血,正气虚衰,则病势加重;湿热下注则带下量多色黄;湿热瘀结内伤,则胸闷纳呆、口干便溏或秘结,小便赤黄;舌脉所见亦为湿热瘀结之象。 3、施护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高热时针刺曲池、合谷外尺泽等 (3)忌食辛辣、肥腻之品及饮酒。 【气滞血瘀症】 1、主症 少腹或少腹胀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血块,瘀块排除则疼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紫点,脉弦涩。 2、施护: (1)心理支持倾听病人对疼痛的感受。 (2)予热敷或下腹神灯理疗。 (3)中药保留灌肠。 (4)腰酸痛者,可腰下垫一软枕,给与局部按摩。 (5)忌食生冷之品,中药温服。 【寒湿凝滞症】 1、主症: 小腹冷痛或坠胀,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缓,经行错后经量少,色暗,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苔白脉沉池。 2、证侯分析 寒湿留滞冲任、胞宫,凝涩血脉,血行不畅,则小腹冷痛,经行加重;寒性凝故经行错后量少;寒伤阳气,阳气不振,则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宫寒不孕;湿邪下注则带下淋漓,小便频数;舌脉所见为寒湿凝滞之象。 3、施护 (1)忌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2)针刺或艾灸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 (3)腰腹热敷。 (4)注意保暖。 (5)中药温服。 【气虚血瘀证】 1、主证: 下腹疼痛,通连腰骶,经行加重,或胞中结块,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经量多色暗淡有块。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细弦。 2、证候分析: 淤血留著于冲任胞宫,则下腹疼痛结块,痛连腰骶,经期血室正开,瘀随血下则疼痛加重;久病气虚失摄,故经量多,中气不足则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气虚津液不化,水湿下注,则带下量多;舌脉所见为气虚血瘀之象。 3、施护: (1)注意休息,防劳累。 (2)洁外阴、勤换内裤及卫生纸垫,使用消毒卫生巾。 (3)调节情志。 (4)结房事、禁盆浴。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