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味道中国的气息.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的味道 中国的气息.txt36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图书馆 美国的味道 中国的气息 供稿 :B [2004-6-9]   在美国大学听中国电影课   我很想去美国电影院看看电影,最好是看中国电影,想知道美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感受气氛。匹兹堡放过《秋菊打官司》、《活着》,可我在夏威夷,错过了机会。有天我的亲家,年近70岁的美国老太太问我,可以跟我一起去听听关于中国电影课吗?还要放映中国电影。通过女儿的翻译,我自然高兴。老太太在匹兹堡大学选学中国电影课程。我问她为什么喜欢中国电影。她说她喜欢张艺谋。就因为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就喜欢中国电影,就选学中国电影课程。这也很有趣。国内有人对张艺谋有微词,说他把眼光盯住中国的“落后”,是讨洋人喜欢,“媚外”。我就问及美国老太太对张艺谋的看法,她说张艺谋的电影真实,真情,人性美。我认为老太太的眼光与我合谋。   在一个温暖的冬日下午,一座高层的尖顶大楼里,五楼的一间教室,桌凳是带写字台的可以移动的单人座,纵横排列也还是有序。坐着40多个学生,有白人,有黑人,有棕发,有金发,还有三四个很显然的亚洲人。其中一位女生是中国人,就坐在我旁边。趁还没有上课,我跟她说起话来。一年前她从北京来,攻读人类学专业。她也选学中国电影课。她说她在国内并不常看电影,她选学中国电影是弥补以前的忽视。不一会,老师从我后面进门,走到讲台前面。这是位中国老师,40来岁的样子。他讲课用的虽然是英语,不时提到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人的名字,还用粉笔板书他们名字的汉语拼音,我一时忘了我是在美国,又时时被提醒我在美国。 老师讲过一阵之后,就放映一个片断的中国电影。有《红高粱》中的片断:高粱地里的那场戏。无语言、无音乐、只有人与高粱磨擦的音响。教室一片寂静。接着是男主角向躺在地上的女主角的跪拜……我竟然听到了抽泣声,我见是一位美国女学生在流泪。我连忙悄声问我的中国同胞,你能猜出她是为什么吗?同胞说,感动吧。我在国内看《红高粱》的时候,也被这场戏感动:性的圣洁,爱的圣洁。到底是不是这种感动,不得而知。   这堂中国电影课有3个小时,中途放映了4次中国电影片断,还放映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电影《黄土地》。在国内我没有看过《黄土地》,知道媒体舆论看好。在美国看《黄土地》,且是跟美国的大学生一起看,难得的有意思。放映过程都是很安静。我听到的是中文对话,字幕打出的是英文,就像我们在国内通常看到的外语片打上了中文字幕一样。电影里男主人的大笑并没有让观者笑,电影里女主人的哭也没有叫观者哭。一切都是平静。只是在电影放映结束之后,有许多学生纷纷举手提问。我那美国亲家提问次数多达4次。他们问的什么我都不明白。讲课结束之后,学生们离开教室。我拦住我旁边的中国女学生问学生都提的些什么问题,她说都是些细微末节,如那门框上为什么用红线吊着一个罐子之类,她说只有那个美国老太太问得尖锐些,如那个小男孩子是不是不跟着求雨的人走,而要去追赶部队?部队的人越走越远,追不上,是不是不要他?那片黄土地怎么那样穷,部队是来解放人民的,那不是等于没解放吗?那个女主人公要参加部队,部队怎么不要呢?我问中国女学生在国内看过《黄土地》没有,她说没有。我问怎么样,她说“好难看”。还没来得及细谈,她说她有事就走了。   我见讲台上的中国老师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便走上前去跟老师打了个招呼,也跟老师攀谈起来。老师20年前从中国来这里,一直担任这门课程。我也问及学生的那些提问,他说他们还不太了解中国,要让他们理解还是很费劲,只有慢慢来,多些耐心就是,他们毕竟是在努力了解,尤其是这位美国老太太,快70岁了,也还在作这种努力。我的亲家已经站在我身边笑眯眯的。她听不懂中文,但感受得到我和中国老师谈得很亲密。   为盼汉字尽折腰   我见识过美国一些地方的所谓艺术节,不过是些艺术家当街作画,当街表演,也还有吹玻璃的,烧陶罐的,自然还有做生意的,包括饮食,热闹是热闹,松散至极,远不是国内艺术节的概念。我女儿喜欢去这样一些地方,或者说,她也是喜欢去凑凑热闹,体味异国的某些东西。我居住的匹兹堡也举行了一个艺术节,也是那样一些内容,那样一些阵势,那样一些热闹,不同的是各有各的开心。我女儿忽发奇想:去展示一下咱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如何?征求老爸的意见,老爸一个OK,她便张罗起来,身着一袭华美的宝蓝色托淡白梅花旗袍,毛笔宣纸搭开了架势,煞有介事地粉墨登场,顿时围观者众。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