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芙蓉国里尽朝晖
? ?《七律.答友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毛泽东在1961年写了这首《七律.答友人》,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周世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这首诗抒写了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毛泽东一生爱用典,在这里也至少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舜与两个妃子的故事,另一个是芙蓉国的典故,足见毛泽东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 ? 最后一句“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芙蓉国”是说木芙蓉花到处盛开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借指湖南省。“芙蓉国”之说是出自五代谭用之的《秋宿湘江遇雨》: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此后人们便以“芙蓉国”称湖南,但因为芙蓉有水芙蓉(即荷花)与木芙蓉之别,所以对这首诗里的“芙蓉”有所争议。毛泽东认为是木芙蓉,因为一千多年前的湘江两岸已遍植木芙蓉,他说谭诗写的是秋天,这正是木芙蓉花盛开的时节,而这个时候荷花已经凋败。? ? 持荷花之说的人认为,湖南盛产“湘莲”,遍地荷花,因此称为“芙蓉国”,更为名副其实。始作俑者谭用之在“湘上阴云销梦魂”之中,见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薛荔村”这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正因为荷花已经凋败枯萎。如果他是在描写鲜艳盛开的木芙蓉,那么,与“暮雨千家薛荔村”的感情,怎样统一起来呢?这一说法似乎更有道理。? ? 不管怎么说,谭用之看到的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这已无关紧要了,大多数的人都已接受了木芙蓉的说法,更何况写下“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让湖南的别称响亮起来的作者也如此认为,我们也不必在木芙蓉与水芙蓉之间为难了。? ? 木芙蓉有很多别名,如芙蓉花、木莲、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规花、清凉膏等。古人爱取名字,由此可见一斑,大有把所有特点逐个贴上标签的态势,这么一来总是让后人费琢磨。木芙蓉属于秋花,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它却拒霜怒放,举一树烂漫,清姿雅质,妩媚动人,并且它除了被观赏之外还具有实用价值,叶根花均可入药。古人说芙蓉根三年不除杀人,所以李白有诗云“昔为芙蓉花,今为断肠草”,而且古时相传神农尝百草时吃了木芙蓉花中毒而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芙蓉根能解毒倒是确有其事。? ?《格物丛谈》里说,芙蓉之名二:出于水者,谓之水芙蓉,荷花是也。出于陆者,谓之木芙蓉,此花是也。此花丛高丈余,叶大盈尺,枝干交加,冬凋夏茂,及秋半始花,花时枝头蓓蕾,不计其数,朝开暮谢。后陆续颇与牡丹芍药相类。但牡丹芍药之花,不如是之多且繁也。然此花以色取而无香,有红者,有黄者,有白者,有先红而后白者,又有千叶者,非一种而已。况此花又最耐寒,八九月余,天高气爽,春意自如,故亦有拒霜之名。世俗多于近水栽插而茂,因号曰水莲,审然矣。? ? 木芙蓉花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也有不和谐音,如《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就不以为然,斥芙蓉花为“婢”,因其“朝开暮落,其性不常,且无芬芳。”,把它排斥于十二师、十二友之外。但总的来说,古人对木芙蓉是厚爱的,咏木芙蓉的诗句不胜枚举,这里略举一二。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韩愈: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白居易:晚凉思饮雨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柳宗元:……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苏东坡:清飚已拂林,积水渐收潦。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王安石: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 而最为厚爱的莫过于五代十国时的后蜀主孟昶了,他在成都城上广种木芙蓉,入秋之时,四十里锦绣花海,烂漫如春,成都由此被称为“芙蓉城”和“锦城”。孟昶还曾用芙蓉花染缯为帐,取名“芙蓉帐”,这说明芙蓉花还可以做染料,白居易有诗云“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我记得多年前老家的庭院有一株木芙蓉,大概有三米高,枝桠交错,占了半个天井,有大风时,常把屋瓦扫落一地,要不是因为它的叶子能入药早就砍了。这株木芙蓉有个奇特之处,秋天开花时,早上是白色的,中午转为粉红,到傍晚时分则变为深红色,一日三变,对这种现象,我们见惯了没觉得稀奇,况且本地也没见过有别的木芙蓉,后来一场大火,什么都烧光了,唯独对这株木芙蓉不感到可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株木芙蓉的不寻常处,才后悔不迭。据书上说,这种一日三变色的木芙蓉,有个名堂叫“三醉芙蓉”也叫“娇容三变”,是个名贵的品种,极为难得。除了古时的弄色木芙蓉,逐日变换不同颜色的之外,能变色的就是这种了。这正是应了那句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