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情偶寄之感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学院  哲学系 尼玛 2011709004                          读《闲情偶寄》之感想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它是如何的奇特呢?我们可以举出其中的几个例子来,比如演习,演习部一共分为五段:选剧、变调、授曲、教白和脱套。作者并没有一一讲关于戏曲的知识,他是根据自己对戏曲的了解以及平时观戏的经验来谈戏。从整体上讲,作者对当时的戏曲持批判的态度。并不是说当时的戏曲不好,而是认为,唱戏的人以及戏曲的主题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吾每观旧剧,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则喜其音节不乖,其中免生芒刺;惧则惧其情事太熟,眼角如悬赘疣。”意思是说,作者每次观旧戏,都是又高兴有担心。高兴的是因为他的音调不乖僻,听着顺耳;担心的是它的情节老套,就像眼角上挂了一颗肉瘤,看了让人不舒服。于是作者大胆提出要对戏曲进行创新。作者认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于是作者提出“缩长为短”“变旧成新”的批判创新思想。当然,作者也认识到,改动就剧本,必须能点石成金,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作者的这种想法正映照着现代中国人对戏曲的看法,现代的一般年轻人都不喜欢戏曲,一听到它的长调时就讨厌它,其实这种现象正说明,我们传统的文化需要创新,在不变本质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否则,传统文化越来越会走向没落。 在这一部分,作者除了对戏曲的批判创新的思想外,还对戏曲的各种不足指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唱戏的人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甚至根本就不够胜任。作者在“解明曲意”中说到:“吾观今世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歌咏既成而事毕矣。至于讲解二字,非特废而不行,亦且从无此例。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在唱曲人当中有很多都是口唱而心不唱,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作者严厉批评这些唱戏的人。作者认为,把死的声音变成活生生的曲调,把单纯的歌唱者变成文人,关键就在于能够理解词曲的大意。 另外作者对唱戏的衣冠、声音等都有独到的见解。为扫除因循守旧的恶习,作者也大胆提出了很多前任未曾提过的想法。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是避实崇虚的,不愿对生活的实质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总结,而李渔却大胆弥补了这一缺陷。 再如居室部,居室部一共有五部分组成: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和山石。在这一部中,作者很详尽的介绍了房舍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如何才能让房舍更加高雅清净。在传统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自己在修建房舍上的独到见解。作者最忌讳的是照搬古人或别人的创意,认为这样的工匠或者房舍的主人是最没有志气的。作者更喜欢标新立异,大多数古人都喜欢仿照别人的房屋造型而且还攀比谁的房屋更像原来的造型。作者认为这些人是最浅俗的,建造庭园这样美好的事情,不能像庸俗的文人一样套用别人的文章格式,然后再建立自己的虚伪的一面。即使不能标新立异,也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的一面。有些人甚至因为照搬别人的技巧好而感到自豪,而作者认为这些人其实在自己贬低自己。既然他们能够照搬别人的东西,那么他们只要略微思考一下,就能有自己的创意,何必把自己的身份降得那么低呢?作者认为房子贵在精致而不贵在华丽,贵在高雅有新意而不贵在纤巧浪漫。总之,房屋的建造没有固定的法则,全靠个人心领神会,这不是可以靠别人来传授的。当然,房屋精美的还是简陋的,最重要的是能遮风避雨。 关于房舍,除了建造外,更应该注意的是它的卫生和美貌,就像一个女子,再美,只要她身上是脏兮兮的,那么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她。精美的房屋应该经常打扫。然而打扫也有很多的学问,作者在洒扫这段中专门讲了关于如何才能打扫干净屋子的学问。在常人看来打扫确实是没什么学问,但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很多我们平常意想不到的观点,其中,作者更仔细的强调了洒水和扫地这两件事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但是有时只做其中一件事反而更妙,这又是不能不知的。精致的房内,作者认为除了窗明几净外,还需要图书、字画、古董、 器玩等东西,没有一件不忌讳灰尘的。所以,房屋的干净是极其重要的。 除了这些,对于一个完美的房舍还缺少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花草。没有花草的房舍(不管屋内屋外)都没有气息,感觉都是死了一样。作者在这方面很是重视,他一生都很贫苦,到处奔波流离,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虽然靠租房子居住,但是却从来没有让他的房子稍稍沾上一点污秽。作者生性喜爱花竹,又无钱购买,宁可让妻子儿女饿上几天肚子,或者忍受一个冬季的寒冷,也要节衣缩食省出点生活费购买花竹来满足耳目的欢娱。别人笑话他,而他却怡然自得。我想作者的这种境界一般人是不能达到的,为自己喜爱的东西而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