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教案

第一节 认识自我 古希腊神话故事: 在遥远的古希腊,有这么一个传说,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从奥林匹斯山来到人间,对路过的人盘问一个谜语: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每个路过的人都必须面对她来猜一猜,凡是猜不中的都会为此丧生,被斯芬克斯毫不留情地吃掉。许多人因此丧生,终于有一个青年猜出了谜底——那就是人本身。 是神为了让人类对自己进行认识所安排的。 “人,认识你自己”被刻在特耳菲神殿留传下来,成为西方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学源头。 可以说,一切的心理学知识都是人类围绕了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而形成的。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也称自我或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多方面觉知的总和。 自我意识内涵: 结构 内容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仪表、年龄、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是否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利益等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是否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 追求信仰和理想,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社会自我 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名望、地位、角色、责任、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认识 是否自尊、自爱、自信、自豪、自卑、自恋、自怜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从存在方式分为: 现实自我:主观上对自我现状的认识、评价 理想自我:自我的形象设计 镜中自我:客观上对自我的反映 现实自我与镜中自我不一致——个体自我认识混乱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 ——个体内心矛盾冲突 3、自我意识的功能/作用(黄希庭P115) (1)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心理学家Loucks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自我胜任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自我胜任观念消极的学生。 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也产生消极影响。 当学生认为自己的名声不佳时,他们就放松了对行为的自我约束。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对于某个成绩好学生和差学生解释差别很大。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个体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自我观念相一致的。 差生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角色偏离。落后的学习成绩正是差生自己“期待”的结果。 自我预言 班杜拉:两个班级随机分配,告诉某个班级都是优秀的学生,一学期后他们越来越优秀。 资料1: 自我概念与身体意像 对自己外表的感觉和知觉即是对自己的“身体意像”(body image) 。我們对自我的评量和他人的评量之间关联并不大,但身体意像与自尊之间相关较高到0.5,即对自己身体感觉良好的人,多半对自己的其他层面也有不错的感觉。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女性多于男性,調查显示55%的男士对自己的外表滿意,但只有45%的女性认为如此。有一半的女性对自己的腹部、腰部、大腿及体重不滿意,男性有36%对腹部、35%对体重、 28%对牙齿不滿意。Steve Noles的研究发现忧郁组与非忧郁组在评审员的吸引力程度上并无差异,但忧郁组比非忧郁组自评为較不具吸引力。自精神病患者中亦发现此种相关。 自我同一性 1.特指青年期个体在人格发展上臻于成熟的状态,表现在心理上能自主导向,在行为上能自我肯定。 自我同一性就是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才能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想法达到一致协调状态。 埃里克森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人生八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冲突和危机。 青年期开始后,开始思考“自我”的问题,“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而且由于学习任何和未来就业目标之间的时间差,其自我同一性问题更加突出。 2、马西亚(Marcia,1966)根据是否经历过危机和当前的自我投入程度这两个维度,对自我同一性的状态作了经典的划分: (1)迷惘型 (2)早定型 (3)拖延型 延缓偿付期 (4)达成型 上述划分基本适用于我国大学生。郑涌发现,这代大学生更有可能处于迷惘困境中,迷惘的问题依次为: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学业、品德、家庭关系等。 案例 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