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呼吸、听力及眼面部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举例:矽尘(含石英粉尘)、矿尘、打磨尘(磨料/金属)、水泥尘、木粉尘、棉尘、药尘等、石棉尘、矿物纤维尘等。;;雾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态微粒,多为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
许多雾具有挥发性,产生蒸气。;空气污染物 —— 颗粒物;;常温、常压下为液体或固体的物质,经蒸发或升华而形成的气体。;缺氧环境O219.5%v/v;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呼吸危害导致疾病;呼吸性粉尘:尘肺病元凶;举例:铅、汞、锰、镉、铍等;举例:苯、汽油、正己烷、甲醇等;;活性炭结构;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传统纤维织物滤料过滤机理— 平面过滤和机械过滤;机械过滤过滤机理; ;过滤效率;无纺静电纤维状滤料的过滤机理— 深层立体过滤和静电过滤;静电滤料过滤机理;静电在粉尘过滤中所起的作用;随弃式防颗粒物口罩;可更换半面罩和全面罩;电动送风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系统;长管供气式呼吸防护系统;GB 2626-2006对防颗粒物过滤材料的分级;NIOSH对防颗粒物过滤材料的分类;EN认证对防颗粒物过滤材料的分级;选择过滤效率级别;防护对象;防护对象; 防毒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防毒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配戴者劳动强度影响使用寿命;环境湿度影响使用寿命;;;;适合性检验;随弃式面罩配戴方法;可更换是半面罩配戴方法;过滤元件的更换;失效分析;原因:口罩不适合使用者脸形
现象:有害物从不密合的密封处泄漏进入呼吸道
举例:
选择号型不符合脸形大小的面罩
选择鼻夹难以密封的面罩
佩戴没有通过适合性检验的面罩;原因:维护不当
现象:部件丢失或老化产生的泄漏
举例:
呼气阀丢失
呼气阀变形
面罩密封垫变形或开裂
头带失去弹性,无法固定面罩
……;原因:不佩戴时间长
现象:存在有害物暴露时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面罩
举例:
操作一结束,在原地马上摘下面罩
两根头带中只佩戴一根头带
改装头带,或故意调松头带,降低呼吸阻力
……;;;描述声音的响度——强度;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人的听觉系统; 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 耳蜗毛细胞对不同强度声音的反应…;听力损失;噪声的其他危害 ;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系统得到保护,噪声就不至于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
;
卫生部1999年12月24日颁布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职业健康法规;护听器性能诸因素;护听器的选择标准;合理选择降噪值;常见护听器种类;耳塞的特点;耳罩的特点;正确佩戴预成型耳塞;预成型耳塞的佩戴检查;拖拉和抽气泵测试;摘除预成型耳塞;正确保养耳塞;护听器使用注意事项;慢回弹耳塞赃污、破损时应废弃;
预成型耳塞可水洗,破损或变形时废弃;
耳罩杯垫可用布蘸肥皂水擦拭干净,不能将整个耳罩浸入水中;
耳罩尽可能不要接触化学物质,以免损坏;
泡沫耳垫的正常使用寿命是6个月,建议每年更换两次。
耳罩头带失去紧固力,需要更换新耳罩。
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储存,避免阳光直晒。不要将耳罩存放在温度高于55摄氏度的地方。;误解1# 护听器让我听不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误解2# 我习惯了,没啥影响…;误解3# 戴一会儿总比不戴强…;? Copyright 2006;职业眼部危害;眼面部伤害的主要因素- 固体冲击物;液体飞溅
化学液体
眼面部刺激
溶剂, 燃料
腐蚀性物质
酸, 碱液体
金属熔融;粉尘
机械产生的细小固体颗粒
雾
液体雾化或浓缩产生的颗粒物
烟
金属/塑料蒸发并冷却产生的非常细小的颗粒物
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能迅速和空气混合
蒸气
液体/固体蒸发产生并能和空气迅速混合
;光学辐射能量来自于:
焊接, 切割, 熔炼, 检测, 室外暴露等
光的能量强度与眼面部伤害程度往往呈正比
可见光
眩光-极端的亮度对比,往往由反射形成,亦可是直接光源
紫外光
UV A
UV B
红外光
激光*;380-780nm
Visible light range;
;工业应用中典型的红外线源包括热源来自:
开放式烘箱
熔融金属
明火
加热灯
电弧焊,气焊
产生高热的制造工艺或物质加热至红或“发白”,即会产生红外光;血媒病原体(Blood borne pathogens)
血液喷出或飞溅
HIV, 乙肝病毒, 结核病菌等其他传染性物质
体液
手接触眼部的感染;高温物质产生的热辐射
随着物质温度不同,往往由 红外光热辐射与可见光热辐射完成传热过程
常规相关工作
熔炉操作
灌注
镀层
热浸
气割与气焊;慢性症状;会造成外部创伤
通常会有剧烈疼痛
需要立即接受专业眼部急救
通常造成损失工伤
因事故而影响生产运行
会伴随一系列的连锁后果;当尖锐物穿透瞳孔或虹膜时, 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进行急救;
不可随意将异物拔出
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进行 ;? Copyrigh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