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读《雷雨》中的蘩漪.docVIP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读《雷雨》中的蘩漪.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读《雷雨》中的蘩漪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读《雷雨》中的蘩漪   [摘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解读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人物蘩漪。结合蘩漪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分析她从天真的女孩到最后对所有周围的人满怀仇恨的心路历程,揭示出蘩漪的变化实际上是她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冲突导致本我满足无法实现的结果,最终导致她个人悲惨的命运,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和人类无意识的显露 [关键词]精神分析 自我 本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I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85-02 在曹禺最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雷雨》中,他借鉴精神分析的学说塑造了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中,刻画得最生动的,无疑便是蘩漪这个角色了。曹禺写道:“我最早想出的,并且较觉真切的是蘩漪。”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地短促。情感,郁热,景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化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式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正说明了,只有这种碰撞才能激化新的力量和巨大的冲击感,只有这样的矛盾,才能充分展示人性的各个方面 南京大学教授朱刚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重结构说,在这心理过程中,实则是三种力量冲突的结果: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一团混沌,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自我,正是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超我,则是内在的道德判断。”蘩漪大致经历了三个转折性的人生阶段,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着本我、自我,以及超我这三种力量冲突的转换,正是三种力量冲突的不断转换和变化,造就了蘩漪的雷雨性格,而且最终其将其推向悲剧的命运。这种命运,也更好地印证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可以更好地看清人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的特征 一、蘩漪的悲剧婚姻 在本戏剧中,十八岁的蘩漪,年轻漂亮,读过书,但是却嫁给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男人周朴园做第三任妻子。然而,周朴园是一个有封建传统思想的、专横霸道的男人,他要在家里建立男人的权威,这和当时寻求自尊、自爱,受过新思想洗礼的新女性蘩漪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在感情方面,周朴园的爱情封存在已经跳河自尽的前妻的内疚中。从侧面反映了蘩漪与她丈夫之间,其实没有什么爱情而言的。另外,在周宅里,蘩漪也是没有什么自主权的,周朴园的话就是法律。周朴园说她有病,要她吃药。所以,在周的眼中,蘩漪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花瓶,被囚禁在笼子的鸟儿。可以说蘩漪是毫无自由可言的,她就是他手中的玩物罢了 在嫁入周家之前,蘩漪也是一位有爱情憧憬的女子,但现实却给她了冰冷的世界。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相关理论,尤其是他的“三我”理论来探讨蘩漪心理发展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的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得到释放和满足。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作的原动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长期积淀在自我之中。”在她这个年龄阶段,其实本我的最强烈需求应该是对爱情的需求。然而蘩漪嫁给周朴园后,她面对的死一样的生活是无法满足本我对于爱的需求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自我是处于本我和感官意识之间,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实则是规范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担心它脱轨,所以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使之遵循现实原则,以换取本我的安全和成功”,在蘩漪在周朴园那里是根本不能得到本我的满足的,她的婚姻是一种违背本我、在自我的现实原则驱使下的一种压抑的生活。在本我的需求长期的压制下,蘩漪的生活完全没有了精神支柱,“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就这样,大好的年华被吞噬殆尽,不仅让人感慨万千、嘘唏不已。对于蘩漪来说,婚姻就是枷锁,只能锁住她的肉身,却锁不住她的思绪和内心。这种本我表现为她内心的冲动,但现实中她却是锁在“笼子”里。但封建思想盛行的时代的周老爷,怎么会让蘩漪“飞走”呢?怎么会给她想要的自由呢?他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管束蘩漪,让她怎么也逃脱不了自己的“掌心” 二、蘩漪的畸形爱情 就在她几乎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给她了希望。周萍的现身让蘩漪已经熄灭的爱情火焰重新点燃,蘩漪把多年在自己内心沉积的爱全部奉献给了这个跟她差不多年纪的继子。 但她忘却了家庭伦理,她也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周萍的后母这一事实。她已把她的一切都交给了周萍。她陷入了自己所期待很久的与周萍的热恋之中。蘩漪作为已经结婚成家,还生下一个孩子的女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动力放弃名誉?她之前来到周家做太太,是实现自我的现实需求的。但是,和周朴园的婚姻并没有满足蘩漪作为一个女人对于爱的本能的需求。然而爱的本能的冲动不会因为没有满足而消失,相反会蓄积更加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带来的冲击会让自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