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docVIP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人格的三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互相协作,创造了复杂的人类行为 本我是生来就存在的一种人格。该人格是完全无意识的,只有最本能的需求。根据弗洛伊德,本我是人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遵循快乐原则,极力实现所有欲望、意愿和需求的满足 自我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之一,遵循现实原则。现实原则会衡量一个行为所造成的得失,然后决定到底是遵循还是放弃需要的冲动。根据弗洛伊德,自我由本我发展而来 人格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超我。超我包含了所有由家庭和社会要求我们的内在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分辨正确和错误的意识。在超我中又包含自我理想和良知。自我理想包括良好的行为规则和标准,遵守这些规则会带来自豪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良知包括那些被家庭和社会视为“败坏”事物的信息。这些行为往往是被禁止的,并导致不良后果,内疚感和自责感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极易发生冲突。根据弗洛伊德,健康的人格的关键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 1. 凯蒂和瓦尔特的本我 女主人公凯蒂爱慕虚荣,期望嫁给一位有经济实力的男性。为了躲避母亲言语的奚落,也为了不落在妹妹后面出嫁。凯蒂选择了自己并不满意的瓦尔特结婚,并随他来到香港生活。然而,婚后的凯蒂并不满意自己的婚姻生活,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她爱上了唐生 凯蒂的本我在《面纱》中主要表现为对丈夫瓦尔特的冷漠和对情人唐生的痴迷。来到香港之后,凯蒂遇到了风流潇洒的唐生,并迅速发展为情人。与唐生的私情让凯蒂抑制不住内心的快乐,幻想着与他的爱情和幸福,丝毫没有意识到对瓦尔特的伤害。在瓦尔特发现她与唐生的私情后,她仍然坚信所谓的爱情。对本我的追求和对所谓爱情的坚持,使得凯蒂迷失了自我。不顾对丈夫的伤害,不顾对两个家庭造成的伤害,也全然不顾社会舆论对这件事的指责,此时的凯蒂是极为自私的。本我看似追求到所谓的快乐,但这种快乐不会是永久的 瓦尔特的本我主要表现在对凯蒂无私的爱情,“他十分体贴,时时刻刻不忘给她带来舒适。只要她开口,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都不会耽搁上半刻。”从这些描述我们不难看出瓦尔特对凯蒂深深的爱和体贴,这种本我的释放,使得瓦尔特努力迎合凯蒂,努力想要融入她的生活圈,由于家庭背景和性格的差异,使得俩人无法有共同语言 2. 凯蒂和瓦尔特的自我 凯蒂的偷情被瓦尔特识破后,她曾请求唐生同自己结婚,但被唐生无情地拒绝了。而面对妻子的不忠,瓦尔特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来惩罚凯蒂,让凯蒂在离婚和去梅潭府之间进行选择。无奈的凯蒂不得不选择了后者。在梅潭府这个笼罩着死亡的地方,瓦尔特和凯蒂确找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被唐生无情抛弃的凯蒂回到了丈夫身边,开始面对现实。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瓦尔特,赢得他的原谅。在梅潭府,她被这里无私奉献的修女们所感动,自愿到修道院照顾孩子。在这期间,她压抑着自己的痛苦,无暇顾及和唐生的私情。孩子们对自己的信任使得凯蒂慢慢得到快乐。本我的快乐是一时的,而自我的快乐才是永久的。修道院里博爱的精神感染着凯蒂,她终于找到了自我,也为她的思想救赎铺平了道路。此时,她的丈夫瓦尔特不幸感染霍乱,凯蒂不再像从前,自私地关注自己的快乐,丈夫临终前她的一番话也充满了恳求与救赎,她期待在丈夫临终前得到他的原谅,这也是自我的表现 由于不能忍受妻子的偷情,瓦尔特表面表现得忍让接受,但内心却充满了怨恨。为了弥补夫妻关系,挽救婚姻,瓦尔特不惜带着凯蒂远赴梅潭府来摆脱妻子出轨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一方面,瓦尔特不想离婚,更不想揭穿妻子的出轨。对于瓦尔特而言,这种类似自杀式的做法无疑是万般无奈之举。作为细菌学家,来到梅潭府,瓦尔特日夜做实验研究霍乱,这其中,除了有对科学执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婚姻的逃避与失望 3. 凯蒂和瓦尔特的超我 瓦尔特的去世对凯蒂是良心上的谴责,她无法原谅自己,认为正是自己的自私导致丈夫的死亡。离开梅潭府回到香港,她再次遇到唐生,此时的她遵循伦理道德,走向了超我。道德伦理使凯蒂远离唐生,这是自我战胜本我的表现。同时,良心的谴责使得凯蒂离开香港回到英国,终于得到心灵的救赎,完成了超我 对于瓦尔特而言,为了挽回和凯蒂的婚姻,他不惜一切,带着妻子远赴霍乱之地,用这种方式惩罚妻子也虐待自己。最终,瓦尔特感染霍乱而死,为科学献身,达到了自我的毁灭 4. 结语 通过对《面纱》中男女主人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二人身上的体现,这三者构成了完整的人格。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者达到平衡,人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反之亦然。凯蒂一味地追求本我―爱情的快乐,最终得到的只有痛苦。她能够认识到自我的错误,遵循社会伦理道德,最终走向超我,也是一种进步。瓦尔特从对凯蒂深深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