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及探究.doc

中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及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及探究

中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及探究[摘 要] 希望以我们的近邻日本作为主要对比对象,通过同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从课程设置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以期找出我国在以上环节上存在的不足和其他国家在这些方面上的优势,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专业 课程设置 对比研究 我国的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等关键环节上,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尽管随着高校扩招的深入,进入高校体育专业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培养过程的老化,使得体育专业毕业生水平良莠不齐,加之专业单一,很多体育专业毕业学生最终从事着与本专业无关的行业,造成了大面积的软资源浪费 1、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亦几经兴衰、喜忧掺拌。经历过“全盘引进、照搬照抄”的舶来期,体验过“停滞不前、无所适从”的茫然期,也品尝过“全力改革、开拓创新”的发展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已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尤其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实施,我们在摸索和实践中渐渐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这套体系将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1.1 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通常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来讲,必修课又分为学科必修课和术科必修课 学科必修课: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革命史、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毛泽东思想概述、体育运动概论、运动生物科学概论等。[1] 术科必修课:在术科必修课中,纵观我国体育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围绕着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舞蹈、游泳等项目开设的 1.2 选修课 学科选修课:我国体育高校在学科选修课上大多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如体育新闻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史、奥林匹克文化等等,旨在通过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更深入、更广阔的了解整个人类的体育运动文化和发展历程 术科选修课:受制与国情的影响,我国诸多体育高校只能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多的开设术科必修课,比如撑杆跳高、游泳、击剑、高尔夫、棒垒球等等 2、日本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作为我国的近邻,日本的体育在相当程度上对我国的体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首先考虑的是准确掌握现在和以后若干年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因此,其采用开设各门类的课程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的体育人才的需求,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数量很大。而我国与之相比,目光比较短浅,只看眼前而缺乏长远目标 2.1必修课 学科必修课:日本大阪体育大学分别开设了人文科学(伦理学、中国文学、国语表现法、外国文学、哲学、宗教学、国文学)社会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自然科学(数学/统计、物质科学基础、基础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综合科学(情报科学的思想、运动人类学、运动事故法律学、教养)等课程。[2] 术科必修课:日本东京大学体育系术科必修课分别开设了柔道、剑道、排球、篮球、足球、手球、舞蹈、橄榄球、陆上竞技、器械运动、冲浪、滑冰、露营、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软式棒球、网球、高尔夫等项目 2.2 选修课 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 日本高校学生在选修课方面的选择空间很大,其比重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开设的必修课。以大阪体育大学为例,他们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2:3 ,这一比例远远高过西安体育学院的5 :1 3、比较分析 3.1 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的对比分析 由于各国教育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意识的不同,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国外的体育院系以培养“通才”为指导,即培养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国外各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通才”教育课程模式。[3] 中国传统文化受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为重传统而轻创造、重保守而轻改革、重技术轻生产、重伦理而轻学科这一系统的思想意识,再加上五十年代照抄苏联的模式,导致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苏联的“专才”教育课程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对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革,尤其是从90年代开始向西方开始学习,全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指导思想,体育院校也相应调整了课程设置比重。然而,就近些年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些调整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伴随着全国高校的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