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断前移起跑线看中国孩子减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不断前移起跑线看中国孩子减负

从不断前移起跑线看中国孩子减负【摘要】“赢在起跑线上”是当下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句话,更承载着是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望。从量变与质变的角度看,凡事都有一个度,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当家长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把这种教育无限提前,只会加重孩子负担,让孩子反感、厌倦,最终得到的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关键词】起跑线 中国孩子 教育 减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乎国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来时,我们不禁会对这一群肩负如此大重任的孩子心生怜悯。从早前孩子们都能拥有无忧无虑、多彩的童年到如今大多数孩子拥有的是竞争压力、灰色的童年,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在不断的往前移,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初中、小学一路侵袭到幼儿园 如今中国教育成了一条环环相扣,令人沮丧的的生物链,生物链的最高端就是大学,为了考个好大学,就必须考个好高中;为了考个好高中,就得考个好初中;为了考个好初中,就必须考个好小学;我为了读个好小学,就不得不上一个好的幼儿园。从这个终点,一环一环向前逼近,于是压力从高中、初中,一直压迫到小学乃至幼儿园,一个中国孩子的所有教育历程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被调侃成为中国式母亲、中国式父亲的中国家长们永远拿着一根所谓的成功的标杆去要求、去衡量那些幼小的心灵,迫使孩子们“逆流直上”,迈向那条本不应该存在的起跑线 2.不能输的领域越来越宽 据一份来自上海的幼儿园的数据显示,有85%的孩子考过钢琴证书,10%的孩子考过英语证书,还有5%的孩子考过美术证书,2%的孩子考过舞蹈证书,1%的孩子考过珠心算证书。乍看这组数据,如果你是该幼儿园的老师,一定会为有那么多有才艺、有特长的孩子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但这些孩子取得这些证书、这些成绩的背后隐含着多少家长的批评、甚至是打骂,多少的眼泪和无助,失去了多少属于这个年龄本该有的纯真和快乐。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泛滥。琴棋书画、奥数、英语不断地被家长、老师塞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使得一批又一批原本还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孩子,一次掉队了 3.书包的不断升级 伴随着起跑线上的竞赛,家长和老师搜罗书市,千方百计往孩子的书包里塞那些所谓的”制胜法宝”。孩子们的书包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从很早以前的单肩包到近年来的双肩包,再到今天的拉杆书包。从采访一家商厦的书包专柜售货员得知,现在国家有规定的书的重量标准不得超过5斤,但现在随着书本的变相增多,小学生一般书的重量都有十多斤,普通书包根本承受不起这个重量,更何况我们这些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所以拉杆书包卖得越来越好。虽然国家对数的重量已经有了明确规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家长和孩子还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刘忠海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走进教室,吓了一跳,下面的孩子五官都是齐全的,但组合在一起就非常可怕,他们的眼珠子都是不动的的。”这话虽然已经是80年代末说的,但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如果还放任这种起跑线的教育形式,我们的孩子明天就有可能再次回到那个年代的样子。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而不是某一个阶段,就算孩子在起跑线上赢在了前头,比过了别的孩子,但接下来的漫漫人生,肩负着如此大压力,叫我们的孩子如何去比 面对不断前移的起跑线,不但我们的孩子深受其害,很多家长和老师也表示无奈。近年来,为中国孩子“减负”成为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些减负政策,社会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多的指向了那些逼迫孩子的“凶手”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照理,“减负”对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终于可以歇口气了,也不用再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心吊胆了。可是刚开始不久,家长听说某某孩子又报某某培训班了,某某孩子进了某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于是又按捺不住了,顶着各种压力,又把孩子重新带入了一个充满压力又无趣的环境。像很多诸如此类的情况都会让我们的孩子“减负”成为一个泡影 当年鲁迅先生曾说:“救救我们的孩子。”现在我们恐怕也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怎么说,“减负”已成为当前教育部门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但要是我们的孩子的负担真正减下来,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可以先从减轻孩子起跑线上的负担开始,为了有效地改变不断前移的起跑线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重负,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家长方面 3.1.1 打破从众效应,寻找适合孩子自己的成长道路 根据社会调查显示,很多家长之所以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是因为看别的家长这样做,怕自己的孩子会输给别人的孩子,多是出于自己的面子。想通过孩子,与别的家长一比高下。因而,孩子就提早背负起了为父母争光的重担。一些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