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张渥《九歌图》三作辨伪 (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张渥《九歌图》三作辨伪 (上)

元张渥《九歌图》三作辨伪 (上)   本刊2017年第1期刊载《赵孟书法三作考辨之一――〈小楷书道德经卷〉辨伪》一文,内中涉及到张大千旧藏赵孟《九歌书画册》。徐邦达先生鉴此册的绘画为元末张渥画,对开书“九歌”等文辞为伪赵孟书,其书款及所钤“赵子昂氏”一印,与伪赵孟《六体千字文》的款书、钤印“十分相像”,“为一人伪作”。由此引起本人的再研究。张渥诸本《九歌图》果真为真迹吗? 张渥(生卒年不详),字叔厚,淮南人,博学明经,累举不得志于有司,遂放意为诗章,自号“贞期生”。又能用李龙眠法为白描,与玉山主人(顾瑛)友善,曾绘《玉山雅集图》,会稽杨廉夫为之序(引自清顾嗣立编《元诗选“贞期先生张渥”小传,中华书1987年1月出版)。著有《贞期生稿》一书 “九歌”为《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此加工或改作而成。共十一篇,计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曾以此为题,创作《九歌图》,《宣和画谱》有记载,今已失传。宋元时期颇有学习李公麟画法绘制《九歌图》的,张渥即是其中较著名者 据元末明初人贝琼《清江文集“九歌”十一篇,除最后一篇“礼魂”外,其余每篇一图,后由周伯琦以小篆书“九歌”原文。该作今亦失传 现存的张渥所绘《九歌图》,除上述《九歌书画册》中被徐先生鉴为张渥所画的一册外,尚有三本传世之作。上海博物馆藏张渥画、吴?弊?书“九歌”一卷(下文简称“上博本”),创作时间为至正六年(1346)九月既望,卷后有元张雨、明姚汝循、詹景凤等人题跋,明詹景凤《东图玄览》、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等书著录。吉林省博物馆藏张渥画、吴?绷ナ椤熬鸥琛币痪恚ㄏ挛募虺啤凹?博本”),创作时间为至正六年冬十月,卷末有元倪瓒题记,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九歌”一卷(下文简称“克博本”),创作时间为至正二十一年(1361)三月,徐邦达、王季迁旧藏。迄今为止的研究、出版物似无所质疑,并分别以为是张渥绘画,吴?薄Ⅰ役际榉ǖ拇?表作。但将这三作放在一起考鉴,还是有些问题可做讨论的 | 问题之一 | 上博本、吉博本两件作品,按吴?笔楹罂钐馐奔洌?前者为至正六年九月既望,即该年的九月十六日;后者为至正六年冬十月,两本的创作时间,前后只差一个月左右。张渥所画“九歌”中人物均为二十余人,且用工整的白描画法,更有龙、龟、树石等动植物的多种画科物象。即便是一个职业画家,用这么短的时间?硗瓿桑?恐怕也非易事,何况对于张渥这样有着文人身份的画家,他会这样如此废寝忘食地作画吗?同理,吴?保?1298年至1355年)为元代古文字学家、篆刻家、书法家吾丘衍的弟子,不仅擅篆、隶书,也长于古文字的考辨,即也非职业书手。这两本《九歌图》,仿佛二人一起合作一般,张渥在每一段画后,又均留下一定的书写空白处,由吴?被蜃?或隶书写“九歌”文辞,倘一定说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否太牵强了 | 问题之二 | 上博本在“九歌”诸图的最后一段“国殇”图左下书“淮南张渥”四字款,并钤二印。吴?痹谄浜罅硪唤又缴嫌眯∽?书“国殇”、“礼魂”二段“九歌”文辞并书款。这是正常、合理的规制。吉博本则不然,在该卷最后“国殇”一图完成后,画家并未书名款,而由吴?苯幼乓粤ナ槭椤肮?殇”文辞六行,再以又接纸上接着书写并书款。而张渥的“淮南张渥临”五字款及两方钤印,则在吴?笨钍楹笙碌目沼辔恢蒙稀R簿褪撬担?张渥的绘画完成后,要等吴?辈故椤熬鸥琛蔽拇呛螅?才在其后的空白处书自己的名款并钤印。而吴?痹谑楹蟮目钍吨兴担?张渥为一个名为言思齐的人画好《九歌图》后,他以隶书书“九歌”于每图之左。既然张渥为言思齐作,为何自己不书受画人姓名,而要吴睿指出?又怎么会待吴睿书写完毕,才在其后补写自己的名款、钤印?事实上反成了后来者居上,有违常规、常理 | 问题之三 | 徐邦达先生《有关何澄和张渥及其作品的几点补充》一文中指出,上博本“其款字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与《吉博本》结体上有些相像(笔法则很似清初人),但较弱,不知是否系从《吉博本》上减一字临下的(临摹者往往喜欢少写几个字以利藏拙)。目前因二本分在两地,未敢遽下断语,希望能够汇合在一起对比一下,以明真相。”(该文刊于1989年11期《文物》杂志)这是老一辈专家客观、认真的治学态度。及今,我们有了原尺寸、清晰的出版物可资对比了。对比一下,上博本的款书“淮南张渥”四字与吉博本“淮南张渥临”五字款书,确实有些相像,但吉博本款书同样书法不佳。又,两本款书下均钤“张渥叔厚”白文方印,相比鉴也并非同印。如上博本印中的“渥”字,较吉博本篆字略显宽疏而体势不同,且笔画偏瘦而弱。如果依徐先生所鉴,上博本的款书为伪添,则该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