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第一部分摘 一,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 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 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 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摘要:“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对其思想和文 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乌台诗案”引发的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使苏轼从以济时致治为主 的儒家思想开始向儒、释、道三者合一的精神世界慢慢转变,而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也影响 了他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散文创作。这一转变的自然发生有着来自于苏轼自身宏博的 学识和洒落的襟怀方面的内驱力,同时也表现为因具体的人事纠葛带来的教训有由自励风 节的母教向随缘任往的父教转变的痕迹。苏轼散文中“不择地而出”的心灵感受表达的人生 关切,如所谓“闲人”的风致,“平淡”的境界,“得失”的话题,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审美化的 生活态度,反映出处于灾难深渊中的心灵借助于人性本能自救的力量走出困境的心灵轨 迹。“随物赋形”说与“行云流水”说,作为苏轼散文创作的重要审美经验,也内在体现了受伤 的心灵寻求快乐自生的道路的生存意义。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黄州;散文创作;心灵抚慰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他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 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欧阳修、梅尧臣等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成果。他一 生几经起伏,政治生涯可说是极为坎坷,但仍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直至苏轼六十六岁去 世,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四十余年,为我们留下了 2700 多首诗,300 多首词和 4800 多篇散 文作品,数量之巨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足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在跨度如此之长的创作生涯中,苏轼谪居时期的十多年比任职时期的三十多年,无 疑取得了更大的艺术成就。在走向生命旅程终点的时候,他曾自述:“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可见,苏轼本人也意识到了几次贬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 生涯的重大意义。其中“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对其 思想和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前人在评论“乌台诗案”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时,大多集 中在对其诗词的研究上,相比之下,对散文的这种变化进行专门、深入的评述,则略显不 够。因而,本文拟通过“乌台诗案”后各时期作品的文本细读和对比,探讨苏轼散文创作的 各个方面的变化,补充和深化这一历史事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苏轼的散文创作在“乌台诗案”后进入了新的层面,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大部分研究 都一致认可的。就如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到的:“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 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这种变化是什么?有论者认为是“旷达”的总体特 色,也有论者认为是在主张功利与审美相统一的基础上更注意审美的倾向。但我认为其在 思想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