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从容-中国建筑史讲义-绪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概况 读史以明智 成熟建筑观的形成 创作的源泉 建筑设计与技术特点 结构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干阑四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抬梁式使用最为广范。 抬梁式: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主要特点是:以柱承檩;结构厚重;空间开阔。 两组木构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 斗拱:斗、拱、昂。 结构、装饰双重作用 层数多少——等级 周初坐斗承枋 汉朝成组斗拱用于重要建筑 两晋到唐,式样趋于统一 宋“材分八等” 明清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扩大,斗拱变小且排列丛密,成为装饰化构件。 穿斗式: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主要特点是:柱直接承檩;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较小的柱与“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相当大的构架;用料小,构造灵活,抗风剪能力强。 汉朝成熟 南方普遍用 混合结构法 井干式: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 商后期陵墓“黄肠题凑”、周-汉朝的陵墓“木梆”、汉初宫苑有井干楼 汉代西南兄弟民族的随葬铜器所示 密梁平顶结构——西藏、新疆等地区 古代木构架结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如下一些优点: 第一、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第三,吸收震波,减少地震危害性 第四、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 斗拱:比例匀称的外檐斗拱——装饰作用;彻上露明造——室内艺术形象 出檐深远、反宇向阳:保护土墙;妨碍室内采光——反曲的屋面 屋顶式样: 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 跪坐——床;门,窗通常施帘与帷幕;地位较高的人得在床上加帐;几案低矮 高形坐具——以屏风为背景布置家具 空间加大——结构,装修、家具和字画陈设等作为一个整体处理 大量奢侈的美术工艺堆砌 隔断、隔扇——屏风、罩、博古架 天花与藻井 一般民居:朴素、自由,实用经济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春秋——强烈的原色 隋唐——白,红,彩画,灰,黑 “剪边” 金,青,绿彩画——加强阴影对比 民居村落与自然环境相调和——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秀丽雅淡 3.组群布局设计 大型官方建筑群体布局: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 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大多民居——自由组合的构图 间——单座建筑——庭院——组群。 均衡对称,沿着纵轴线横轴扩展 附属建筑:阙,门楼,牌坊,照壁,石狮等——构成整个建筑组群的序幕 建筑类型与文化 中西方古代城市要素和建筑类型 西方传统建筑:城市、神庙、广场、市政厅、教堂、公共浴室、宅邸、园林、城堡、桥梁 中国古代建筑: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 中国古代城市要素 西方古代城市要素 1)中心:宫城、皇城、外城 2)国家机构:宫殿、中外书省、档案馆 3)礼制建筑:坛庙 4)商业建筑:市场、小市场(肆) 5)文化机构:太学、国子监 6)居住区:市坊、闾里、园林 7)公共建筑:钟楼、鼓楼、牌坊、阁 8)营房、库房:备战 9)宗教建筑 1)广场 2)教堂、神庙 3)市政厅 4)文化建筑、图书馆 5)公共浴室 6)宫庭建筑 7)雕塑 8)住宅、市场 9) 园林 史官文化与城市、宫殿、坛庙、陵墓 长期的宗法社会:城市、宫殿——长幼尊卑,皇权至上,等级观念等政治伦理观 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 西周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显现了规整对称的格局 从春秋战国的探索到秦汉帝国——秦咸阳、汉长安 隋唐成熟——隋唐长安、洛阳、宋汴梁 元明清则更加丰富——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准宗教建筑坛庙 强调血缘宗亲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帝王陵墓等 佛教文化与宗教建筑:寺观、佛塔、石窟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 初期受到印度影响——中国化的过程 宁静、平和而内和而内向的氛围——外向、暴露,气氛动荡 敕建寺观——接近宫殿,严谨壮丽 山林寺观——接近民居,自由灵巧 佛塔——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 士大夫文化与私家园林 与自然高度协同,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中国文化精神 有机镶嵌在自然中——几何式、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对比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民间文化与宗祠、会馆、书院、市场、店铺、酒肆、茶楼 风格朴素 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直接真切面对普通人生——心态率真而质直 地域特色突出——朴质明智之美,胜于皇皇巨构 地方特色与文化谱系 京都文化圈。承德、沈阳、山东曲阜等处,受明清北京主流文化的影响,官式做法。直梁抬梁体系,造型厚重,灰色为主。 黄河文化圈。通行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