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学案2第二节岩石圈和地形7页.doc

会考学案2第二节岩石圈和地形7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考学案2第二节岩石圈和地形7页

会考学案 2 岩石圈和地表形态 一、会考内容标准:说出(Ⅰ)、分析(Ⅱ)、举例说明(Ⅲ) 说出岩石的分类。(Ⅰ)说明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Ⅱ)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Ⅰ)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Ⅱ) 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Ⅱ)分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Ⅱ) 说明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Ⅱ) 会考内容知识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  范围   基本特征   划分依据   地壳   地壳至莫霍面(17km)   坚硬、由岩石组成   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   分上下地幔   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分内、外核,  ①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和生物圈    ★地壳物质的组成 (Ⅰ)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元素:由多到氧、硅、铝、铁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岩浆岩(分成喷出岩和侵入岩如玄武岩和花岗岩等)(冷却凝固作用)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外力作用) 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形成板岩,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地壳的物质循环 (Ⅱ)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释放的热量。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石的转化过程表明,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熟练掌握地质循环的示意图。形成沉积岩的一定是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的一定是变质作用,形成岩浆岩的一定是冷却凝固,形成岩浆的是高温重熔。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也只能有岩浆形成。(画图掌握)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Ⅰ)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一时期以某种力为主,如目前珠峰升高以内力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外力流水侵蚀造成的。(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Ⅰ)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消亡边界)或彼此分离(生长边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Ⅲ)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南美洲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是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地中海的缩小和红海的扩大等,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注: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所形成。) 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地质构造的类型(Ⅰ)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 1、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新老关系(最可靠判断依据)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可修隧道(岩层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