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水目山
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 ——水目山
【关键词】佛教圣地皇家禅林森林公园
【词条注释】祥云水目山是中国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是佛祖肉身舍利子发掘供奉地、南诏国大理国皇家寺院,自古以来出佛产祖,高僧辈出,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水目山景区座落于楚大高级公路、广大铁路旁,距省会昆明约300公里、下关60公里、祥云县城20公里,是滇西地区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原名宝华山,因有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之说,改称水目山,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民间文化的摇篮、天然的植物宝库,是研究云南佛教文化和南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INET
宝华寺
宝华寺又名宝华禅林。历史上是滇西有名的戒堂,由非相行禅师创建于1639年,宝华寺在水目山虽然建寺上代稍晚,建寺至清道光经历二百余年,明末清初云南著名诗、书、画三圣担当、林山、悟桢、知空、非相、客光等僧侣均在此受戒或开坛讲学。达到了“万众皈依,千衲绕围,从者如云”的盛况。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INET
普贤寺
普贤寺又名中庵,是明朝嘉靖28年,也就是公元1549年,由临济宗僧人了益法师创建,已有近400年历史。普贤寺环境清静幽雅,曾藏书万卷,吸引了不少学子到这里读书求学,洱海进士杨景就是在这里读书而成就功名的。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INET
明窑遗迹
水目山古代砖瓦窑的结构属于明窑,因形状像馒头一样而俗称“馒头窖”。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山坡地上挖一个竖穴,然后在竖穴周壁用土坯支砌,土坯经烧窑后形成坚硬的窑壁,窑体由火门、火膛、窑室、排烟孔、田火沟、火口等结构组成。水目山古窑是水目山历史上大规模修葺寺院的历史见证。也是迄今云南省寺院景区内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古窑。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INET
塔林、地宫
水目山最壮观的僧人墓塔林。这些塔是用来安放僧人的遗骨(舍利)、遗物。这片塔林共有塔71座,有“北有少林寺,南看水目山”之说。水目山塔则为覆钵式塔,由四部分组成,塔刹、塔身、须弥座和地宫,而塔刹又各不相同,这就跟佛教界的等级有关。
地宫为庋藏比丘、比丘尼骨灰罐的地方。地宫又可分单体与群体两种,群体塔中存放骨灰罐多达两百多个,其中第40号塔中存放达211个,其中一件造型精致的黑陶罐,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大理国时的遗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水目山盛于南诏大理国,再盛于明清。而整片塔林大多建于大理国、元、明、清时期,故塔有大小之分。塔的须弥座又分为方形和六边形,而每个须弥座上都雕有马、牛、象、麒麟等动物,有的还有花草、如意和飞仙,看到这些,塔就象一件极好的艺术品。
除上述特征外,塔还有砖塔和石塔之分。从造型看,有楼阁式单檐方塔及覆钵式塔两种。看到水目山塔林的规模,可以想象到当年水目山“千衲绕围、从者如云,三千和尚、八百尼姑”的辉煌盛况。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INET
鸳鸯树
暮过观音阁、夜观渊公碑,旧寺有枯井,有风洞、有木犬、有香樟……”徐霞客笔下的香樟树,就是各位眼前的这两株,人称鸳鸯树。关于这“鸳鸯树”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她的美丽传说。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来自阮营村大户阮金贵家的千金大小姐云芹和干海村的樵夫丁南山在水目山初八庙会相识,从此两人都陷入了情网,且常到水目山约会。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终于被两家的长辈发现,阮营村的阮金贵和他那势利、刁蛮的婆娘死活不准女儿与丁南山来往。然而他们的心早就融在一起了。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水目山突然出现了他俩依偎着的身影,还不时传来悲愤的哭泣,他们来水目寺出家未成后,即在此以身殉情化作了“缘泉”旁边的香樟树。有人说:“缘是相聚,份是拥有,爱是永恒”,因为有缘,他们相会,因为无份,他们今世以身殉情,因为有爱,他们成为永恒佳话。这两棵树树冠一体,树干挺直相依,远眺是一棵,近视为一对,在它们的身旁长出的几棵小香樟树,后人说,这是他们的子孙。
INCLUDEPICTURE \d /home/tpl/mobile/img/greydot.gif \* MERGEFORM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