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口号三个问题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教育口号三个问题的思考.doc

关于教育口号三个问题的思考   摘 要 教育口号是教育语言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教育公共语言现象的表征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颇为常见。教育口号时刻伴随着教育个体或教育群体,也随时影响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本文针对“教育口号是什么,有何特征,它来源于哪儿,究竟有何作用”等一系列本质性问题进行思考和透析,使其成为公众真正的受益语言。   关键词 教育口号 教育语言 口号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国学习,努力自爱”等等,一连串的教育口号早已渗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教育口号通过其特有的“感召力”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因而,对此进行理性审视,明确教育口号的内涵与特征、来源与功能则显示出强烈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教育口号的内涵   根据哈佛大学维克多S.托马斯教育与哲学荣誉教授、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家伊士雷尔?谢弗勒在《教育语言》的分析,教育语言分为教育术语、教育口号及教育隐喻三类。教育术语一般具有清晰的涵义及较为明确的规定;教育口号通常是非系统化的存在,因其朗朗上口,在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影响巨大;教育隐喻同时借用比较、类似来阐释相关问题,同样也缺乏相应的规范,缺乏标准的表达形式及系统性[1]。   教育术语(定义)、教育口号、教育隐喻(比喻)三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辨析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教育口号的内涵。谢弗勒教授对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三者分别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教育术语(定义)包括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方案性定义;教育口号主要是某一运动或思潮的产物,重点在强化其观点,以达到吸收新的支持者为老的支持者鼓劲的目的;教育隐喻则是没有标准的表达形式,但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任务。   我国学者郑金洲在《“教育口号”辨析》一文中对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也进行了详细论述:教育术语是理性化的产物,而教育口号是以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前者是“主知”,后者是“主情”。教育隐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来源于感性认识,而又尚未脱离感性的樊篱;它试图借助理性达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而又苦于没有适当的语词来表达[2]。文中还谈到三者的另外一个不同:它们所属的群体不同,“教育术语”,是属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口号”多属于教育实践工作者;“教育隐喻”,多属于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教育口号、教育术语、教育隐喻反映的都是人类对教育的不同程度、方面、形式的认识,它们是彼此依存的,共同结成了教育语言的整体[3]。三者可以相互转化。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三者之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国学者程斯辉、李中伟在《教育口号的理性审视》一文中指出教育口号的含义:教育口号主要是教育领域(或行业)中的口号;教育口号是一种文字性言语行为;教育口号一般是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口号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4]。   综观国内外教育口号的思考与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口号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时空环境下,政府或权威机构、组织以及个人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思想理念,提出符合本机构、组织及个人利益或思想的非系统化、简练、明晰、通俗易懂,并富有宣传和鼓励作用的公共言语。总括教育口号的定义和教育语言中教育术语、教育口号和教育隐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炼出教育口号的特点:其一,简约性。教育口号简短、简练、简单明了的特质决定其表达形式的简约性,比如“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等,都是一种口语化的简约公共言语符号。其二,情境性。每个教育口号都是根据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或者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提出的,并符合社会群体、组织或个人的社会诉求和理想愿景。譬如“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6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提出,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其三,导向性。教育口号的出现即是为表达政府、机构或组织以及个人的某种利益诉求或思想理念,是为实现特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或希冀教育理想曙光的到来,将其简言之,加工润色而成为公共语言符号。   二、教育口号的来源   对于教育口号来源的审视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理论、思想以及教育实践的社会学意义。若仅面对教育“符号”的表层意思,完全不足以明晰特定时空环境中教育的真正意蕴。教育口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必然具有某种象征性社会意义,挖掘其来源才可清晰透彻地明白这种符号背后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1.官方系统的政策法规或政治领袖的号召   在我国,重要会议的重要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往往都会以简明扼要的简短文字进行宣传,经常成为新闻媒体的高频词、城市乡村的宣传标语及口号,最终变为人民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