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张强摘要淮安开挖运河的历史可上溯到徐偃王时代运河淮安段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淮安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超过了运河沿线的其他地区或城市具体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构成一是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二是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的文化遗存三是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运河沿岸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千百年来运河淮安段的文化遗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但没有因运河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消亡反而以其坚韧的生命力顽强地保留和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13/No.2
地域历史文化研究
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张 强
[摘 要] 淮安开挖运河的历史可上溯到徐偃王时代。运河淮安段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淮安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超过了运河沿线的其他地区或城
市。具体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构成:一是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二是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的文化遗
存;三是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运河沿岸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千百年来,运河淮安段
的文化遗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但没有因运河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消亡,反而以其坚韧的生
命力顽强地保留和延续下来。然而,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文化的遗存正遭受严重的破
坏。深入地思考这一文化现象,以积极的态度对其进行评估,不但有利于对其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
护,更重要的是可以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偏差。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淮安;文化遗产;遗存;保护与利用
淮安开挖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漕运、盐运、南北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运河二千多
年的开凿史上,淮安一直是漕运重镇。因淮安位于联系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的节点上,独
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为历史上的淮安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
史的变迁中,运河淮安段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运河申报世界物质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工作的展开,采取具体的措施保护这些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和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设想,以便为发展地方经济
服务,并供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决策时参考。
一、淮安与运河淮安段的历史及现状
淮安,古称淮阴。大约在七千年前,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青莲岗文化。后来,淮阴成为
①
东夷活动的重要场所。东夷是与华夏、苗蛮齐名的三大部族。东夷的一支是徐夷,徐夷又称淮夷 。西
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淮阴师范学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223300。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B012)
部分研究成果。
①张乃格、周先林、单明然:《徐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060
周时,淮阴属于徐国;春秋时,淮阴是吴国和楚 阴盛产淮盐,淮盐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凭
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借特有的资源及航运优势,淮阴成为全国著名
淮阴开挖运河的历史似可上溯到徐偃王时 ②
的商品集散地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隋唐以
期。北魏郦道元叙述上古时期徐偃王开挖的运 洛阳为运河交通枢纽,还是北宋以开封为运河
河的情况时指出:“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 交通枢纽,淮阴在漕运及促进商品流通都有着
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以得天瑞, 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隋唐以后,一方面中国的
①
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 徐偃王生活在周穆 政治中心建在黄河流域,另一方面经济中心移
王时代。周穆王是周王朝的第五个君主,其生 往江淮及长江以南,因淮安位于长江流域和黄
活时代大约在公元前960年左右。从“通沟陈、 河流域的节点淮河流域,独特的水上交通能力
蔡”中可知,徐偃王沿泗水北上进入中原及陈国 与地理位置决定了淮安的区域政治和经济中的
和蔡国时,开挖了一条联结天然河流的运河。
地位。如宋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楚州(淮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邗沟与“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年第73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培训班成绩单.PDF VIP
- 山东建筑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共课A试题 2.doc VIP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docx VIP
- 湖北办公楼监控及电子围栏系统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围栏(施工组织设计围栏(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4年台湾YouTube年度社群内容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ptx VIP
- 诺尔起重设备(中国)有限公司RTG&RMG中国福建招商局漳州开发区363105.pdf VIP
- 小区沥青道路设计做法.doc VIP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df VIP
- 防雷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