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的形成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① 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导学案 编写人:涂金 审核: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3-9-1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皇帝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等重要概念;了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正确认识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2.过程与方法:历史插图学习法;阅读法、讨论法;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 1.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2.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自主预习】 1. 阅读课本P8页,了解诸侯争霸的概况。 (1)背景: ①西周灭亡,王室衰微 ② 、 遭到破坏 (2)目的:争夺 和 (3)方式: 战争 2.结合历史地图册,找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说出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以及秦朝统一的意义。 顺序: 时间: 都城: 意义: 3. 阅读课本P9—10页,了解秦的中央官制及决策程序的概况。 (1)三公职责: 丞相:为百官之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 事。 御史大夫:是副 ,执掌群臣 ,下达皇帝 ,负责监察 。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 (在秦朝虚设) 三公九卿都由 直接任免 (2)三公九卿的相互关系: (3)决策程序及其作用: ①程序:丞相、御史大夫、诸卿 → 裁决 ②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4. 阅读课本P10“历史纵横”,归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意义。 (1)措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意义: 5.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颠颠地闹着,剧中的皇帝也无可奈何。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该剧的剧情处理,进行评价。 【合作探究】 1. 秦为何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中国?(提示:可从历史的必然趋势和秦自身条件进行分析) (1)历史的必然趋势: (2)秦自身的条件: 2.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上述三段材料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基本特征: 本质: 3. 阅读课本第三目和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 (2)秦始皇最后采取了哪种做法? 4.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