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α-萘胺二乙酸钠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铜的方法研究
1-萘胺二乙酸钠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研究
周崇松* 陈练林 范必威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成都 610059)
摘要: 本文研究了Cu(Ⅱ)对荧光分子1-萘胺二乙酸钠(NADA)的荧光猝灭现象。探讨了NADA与铜离子络合的反应条件及测定方法。研究表明,在最适条件下,痕量Cu(Ⅱ)存在时,能与NADA生成配合物而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荧光猝灭强度(△F)与Cu(Ⅱ)浓度在0.1~1.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36%,检出限4.26μg/L,方法应用于大米中Cu(Ⅱ)的测定,精密度较好,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1-萘胺二乙酸钠;荧光猝灭法; 铜
荧光分析法在食品、卫生、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铜的光度法分析很多,如卟啉法[1]、喹林法[2]、硫脉法[3]、催化光度法[4]和荧光酮法[5]等,但荧光法测定铜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利用铜离子对荧光猝灭作用建立起来的荧光猝灭法(FQ)1-萘胺合成1-萘胺二乙酸钠(NADA)作为荧光试剂[6],并利用铜与NADA能发生荧光猝灭,探讨了波长、pH、介质、反应时间、NADA使用量、试剂加入次序等条件对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以及铜的含量范围对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并应用于大米中Cu(Ⅱ)的测定,与原子吸收法(AAS)相比较,取得满意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测定痕量铜的可行性。
仪器与试剂及其制备
1.1仪器与试剂
F93型荧光分度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GX-6A);
1-萘胺,氢氧化钠,盐酸,乙酸/乙酸钠,氨水/氯化氨,乙醇,氯乙酸;(均为分析纯);
铜标(光谱纯);
1.2 NADA的合成制备
参照文献[6] 合成NADA,称取1-萘胺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在60℃搅拌溶解,溶液中有暗红色液体。再加入1:1氯乙酸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在不高于100℃条件下蒸馏至无油状液体。蒸馏冷却后底部可见暗红色块状物。馏出液有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用蒸馏水冲洗蒸馏瓶中的白色沉淀于馏出液中。馏出液为所需的荧光试剂NADA,定容静置备用,低温时有白色的针状沉淀产生,使用时需加热保持在50℃。
2 实验方法
于10ml容量瓶加入1ml铜标准或样品或空白,3ml无水乙醇, 2ml缓冲溶液, 2ml NADA溶液,摇匀定容,室温放置30分钟,在λ=435nm处测定荧光强度。
3结果与讨论
3.1 条件实验
3.1.1波长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在λ=360~540nm范围测定NADA荧光强度,同时测定加入0.2g/L的铜标液的Cu-NADA荧光强度,结果如图1。由图1可知,当波长为435nm时,两者的荧光强度有最大差值,即有最佳荧光猝灭效果,故选择实验波长为435nm。
3.1.2溶液酸度对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用缓冲溶液调节pH(乙酸/乙酸钠调节pH1.0-7.0,氨水/氯化氨调节pH8.0-12.0,pH13用氨水/氯化铵+氢氧化钠调节)pH6.0时荧光猝灭强度趋于稳定,再加上便于控制,因此选择最佳实验pH6.0。
3.1.3介质乙醇的用量对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在pH6.0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乙醇进行测定荧光猝灭强度, 结果见图3。图3显示:乙醇用量为3ml时,有最大的荧光猝灭效果,且之后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荧光猝灭强度反而减弱,因此,选择乙醇用量为3ml,即用30%乙醇为介质。
3.1.4荧光试剂NADA的用量对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在30%乙醇介质中分别测定不同NADA用量对Cu-NADA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结果见图4。当NADA用量为2.0ml时,已经有较好的荧光猝灭效果,从试剂消耗方面考虑,选择最适NADA用量为2.0ml。
3.1.5反应时间对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加入2.0ml NADA,在不同反应时间测定Cu-NADA荧光猝灭强度。结果见图5。反应在30min左右时出现平台,为了利于控制反应时间,故选择30min为反应时间。
3.1.6 各试剂加入顺序对荧光猝灭强度影响
按实验方法,改变各试剂的加入次序,在反应30min后测定其荧光猝灭强度。结果表明试剂的加入次序对Cu-NADA荧光猝灭强度没有影响。
3.2 工作曲线的制作
按实验方法,分别加入1ml 含有1.0、2.0、3.0、4.0、5.0、6.0、7.0、8.0、9.0、10.0μg铜量,和0.1、0.2、0.3、0.4、0.5、0.6、0.7、0.8、0.9、1.0μg铜量,测定荧光猝灭强度,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杂交粳稻同核异质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 中国水稻科学.pdf
- 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
- jmc 对应力波透射系数和节理比刚度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alcl3 修饰对虎红2tio2 光催化剂可见光制氢活性的影响3.pdf
- 钛铁矿全浮选工艺的调和平均模型多响应优化.pdf
- 可扩展路由器控制平面的高性能通信模型 - semantic scholar.pdf
- 脑立体定位语音表述.ppt
- 一种易损件的有限元强度分析.pdf
-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1x假日 - iaea.pdf
- 的电子结构与磁有 - 东北大学.pdf
- 考虑胶层的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动态特性 - 东南大学学报.pdf
- 荧光猝灭法研究马钱子碱、士的宁与人血清白蛋白 -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pdf
- 基于结构易损性理论的三角形钢屋架分析*.pdf
- 钢构楼版冲击振动预测模式之研究 - 高苑科技大学.pdf
- 轴向运动黏弹性夹层板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 sql 注入漏洞多等级检测方法研究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pdf
- page 1 《光纤光栅功能器件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 .pdf
- 飞雁滩油田保滩促淤潜堤的研究 - 石油工程建设.pdf
- 可证明安全的轻量级rfid 所有权转移协议provable - 电子与信息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