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油气的生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西北大学.ppt

第5章油气的生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西北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油气的生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西北大学

现在回答:哪里生油,怎么生油? 哪里生油?满足上述条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的,一般为暗色、细粒沉积发育的生油凹陷,因为相对于隆起而言,其沉积性质、有机质成熟度等具有优势。 怎么生油?不同类型有(无)机质,具有不同的生油、生气机理。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分子级),不同显微组分的生烃机理的刻画越来越精细。 1.成岩作用阶段 成岩作用是在浅埋条件下使(大量水、矿物、死亡的有机质和活着的微生物组成的不平衡)体系趋于平衡,并在正常条件下促使其固结的一种作用。涉及的深度较浅(几百米),温度较低,一般 Ro<0.5-0.7%,称未成熟阶段。 “生物聚合物” “地质聚合物” 最重要烃类:甲烷。 结束标志:沉积物中可抽提腐殖酸已减小到最小量,并失去大多数羧基。 2.深成热解作用阶段 矿物的组分和结构方面,主要是粘土矿物发生某些变化(如:蒙脱石--伊利石)。 有机质方面,原来作为地质聚合物的干酪根开始向低分子的地质单体物转化,干酪根通过演化首先生成液态石油,在晚期又生成湿气和凝析油。 石油在性质上更为成熟。 当干酪根中脂肪族C链完全消失时,就标志着深成热解作用的结束,此时Ro=2%。 3.后成作用和变质作用阶段 后成作用阶段:Ro=2~4%,煤阶对应于无烟煤。 由于温度升高,有机质热裂解反应迅速进行,氢的过量消耗,干酪根H/C原子比已经很低,生油潜力逐渐枯竭。 有机质仅由甲烷和C质不溶残渣组成,某些结晶序列开始发育,同时,先期形成的液态烃和湿气也会被裂解成热力学上最为稳定的甲烷。 变质作用阶段:Ro>4%,残余的干酪根成分转变成石墨。 四.有利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 两点要求:一是有丰富的有机质(物质基础),二是有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外部保障)。 1.岩相古地理环境 海洋中以浅海为最有利的生油环境; 陆地上的深水一半深水湖泊最有利; 温暖、湿润的气候。 2.大地构造条件 只有在长期持续下沉过程中伴随适当升降、沉降速度略大于或接近沉积速度(接近补偿)的地区,才能持久保持还原环境。 附:两种重要的有机岩石 1、煤 一种常见的可燃岩石,有机质含量占重量的50%以上、体积的70%以上。由各种蚀变植物经压实或固结作用形成。其中,腐殖煤由植物细胞和表皮物质在喜氧条件下形成,而腐泥煤则由厌氧环境中沉积的孢子、花粉和藻类形成。 2、油页岩 一种沉积成因的致密岩石,灰分含量超过33% ,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被破坏性蒸馏(“干馏”)时可生成石油,但当用有机溶剂抽提时,却很难见到石油。 §3 天然气的成因 一、生物成因气 1.概念和形成过程 生物成因气— “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 它出现在埋藏浅、时代新和演化程度低的岩层中,以含甲烷气为主。 形成过程: 不溶有机质 ↓酶的发酵作用 可溶有机质 ↓产酸菌 ↓ ̄ ̄ ̄ ̄ ̄↓ ̄ ̄ ̄ ̄ ̄↓ 菌体 挥发性酸 其它产物 ↓产甲烷菌 ↓ ̄ ̄ ̄ ̄ ̄↓ ̄ ̄ ̄ ̄ ̄↓ 菌体 CH4 + CO2 其它产物 2.形成条件 最有利的有机母质是草本腐植型—腐泥腐植型; 环境:①足够强的还原条件,一般Eh<-300 mV为宜;②pH值要求接近中性,最佳值7.2~7.6;③甲烷菌生长温度O~75℃,最佳值37~42℃。 3.化学组成 几乎全是甲烷,其含量一般>98%,因此干燥系数(Cl/∑C2+)一般在数百~数千以上,为典型的干气,甲烷的δ13C1值一般-85‰~-55‰。 二.油型气 1.概念 2.形成与分布 天然气的形成也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上部(成岩阶段)是生物成因气,向下依次是石油伴生气→凝析气→干气,甲烷δ13C1值随有机质演化程度增大而增大。 三.煤型气 1.概述 煤型气--“煤系” 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其中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重烃气含量少,一般为干气。有时可含较多Hg蒸气和N2等。 2.成煤作用与煤型气的形成 成煤作用可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作用两个阶段。 在T、P和t作用下,堆积的植物遗体和碎片按泥炭→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的序列转化。 实测表明,煤的挥发分随煤化作用增强明显降低。 ▲ 成煤物质的四次煤化跃变: 第一次,长焰煤开始,碳含量Cr=75-80%,挥发分Vr=43%,Ro=0.6%; 第二次,肥煤阶段,Cr=87%,Vr=29%,Ro=1.3%; 第三次,烟煤→无烟煤,Cr=91%,Vr=8%,Ro=2.5%;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