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如画:《侠女》创作手法探微.docVIP

悠远如画:《侠女》创作手法探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悠远如画:《侠女》创作手法探微.doc

悠远如画:《侠女》创作手法探微   内容摘要:明清小说家经常借用绘画理论中的概念来指代作者在小说中运用的写作手法。这从侧面说明明清小说的写作手法与国画的创作技法有着内在的相通性。《聊斋志异》的《侠女》篇的叙述方式在此方面可算典型。从作品“散点”式的叙事视角、“云山掩映”式的叙事结构,再到细节描写上的明暗、伏笔和点染,我们都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蒲松龄在创作手法上对国画技法有意或者无意的借鉴。这种创作手法上的借鉴,不仅使得故事本身耐人寻味,而且还可使作品文字产生??卷般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聊斋志异》 《侠女》 写作手法 小说   《侠女》是《聊斋志异》中的比较有名且有特色的一篇短片小说,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女与其老母税居在顾生对门。由于家贫,受到顾生及其母亲照顾。为报顾氏母子的恩情,女子在母亲去世后,为顾生生下一子。一日女子夜半与顾生辞别,告诉他自己原是因为父亲被仇家陷害,她和母亲不得不逃出来隐姓埋名,准备伺机复仇,如今大仇已报,特来辞行。然后“一闪如电”,不知所踪。   这篇小说单纯从故事情节上来看,似乎并不如《小谢》、《席方平》、《伍秋月》等篇目引人入胜,但却十分鲜明地刻画出一位侠女的形象:外表冰冷,心怀感恩,果决刚毅,身怀绝技,神秘异常。读者读之,仿佛欣赏国画,远近得所,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徐徐展开。无怪乎明清小说评论家常常借用绘画的技巧来形容小说家的写作手法,金圣叹点评《水浒》便是典例。[1](P15-34)本文拟从创作技巧的角度,对《侠女》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创作技巧与表达效果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   一.《侠女》的叙事视角与结构安排   从宏观角度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叙事视角上与结构安排上的匠心。   (一)叙事视角:视角转换实现对有限视角的微度突破   小说的叙事视角通常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全知视角以作者俯瞰整个故事,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事情的发展,并方便作者随时发表关于故事或某些情节的评论;而有限视角则是从故事中某一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整个事件,事件从该人物的经历见闻中展开,在人称上通常选择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选定之后即不会再发生变动。有限视角的优点在于,紧随一个人的视野去观察整个事件,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因而故事的真实性较强。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对于这两种视角都有采纳。但在《侠女》中却采用了一个既非全知也非严格限知的叙事视角,在叙事中自然地将视角在顾生与顾母之间切换,又在结尾采取了一种有限的全知视角,将两种视角在有机结合中实现了一种突破。   首先,全文以顾生的视角为基调来叙述。从顾生的个人情况到他与侠女的相识,与侠女的几次接触一直到侠女离开,小说都是在叙述顾生的见闻。而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作者有三次将视角短暂地切换到了顾母的见闻。   第一次是在刺探女子是否有意嫁给顾生。作者在交代了顾母与顾生商量“明日当往拜其母”之后,直接写到“明日造其室,其母一聋媪耳。视其室,并无隔宿粮,问其所业……”,全是顾母的见闻。顾母归后与顾生“详其状而疑之”时,视角又自然地切换到顾生。   第二次是顾母“适疽生隐处”,侠女为报接济之恩来照顾顾母时,顾母再次提出希望侠女做自己儿媳,并表露了对儿子尚还无后的忧虑。“言间,生入”,再次将视角切换到顾生的视野来。   第三次是侠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发现侠女以产子,与侠女进行对话。在“母归与子言,窃共异之”时,视角又从顾母切换到了顾生的视角,顾生“夜抱子归”。   更为奇特的是,在侠女离开后,视角又切换到了一个近似全知的视角。“后三年,生果卒,子十八举进士,犹奉祖母以终老云。”这个结尾既不是顾生的,也不是顾母的,而是一种旁观者的,是一个全知的视角。但是,这个视角却看不到故事的第一主角侠女的后续情况,因而又是有限的。   可以说,视角转换并不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客观逻辑,然而作者却可以做到几乎不露痕迹,使读者读罢仍然仿佛亲历,在不减损故事的真实性的情况下,还适度拓展了叙事视野,给读者带来更多关于侠女的第一手信息,弥补了一人视角的不足。而后来有限的全知视角则使读者跳出故事人物的视角,对故事的后续发展进行简要交代,使得故事更具完整性,似乎故事离读者徐徐远去,颇似画中的留白。   当我们将故事的叙事视角与国画的创作视角相比较时会发现,二者十分相似。国画的创作通常以看画人的视角来进行布局,但这个视角并非是从一个人在一时一地的某个点出发的,而是以此为基础,并将视角进行适当的位移。当代称此种视角为“散点透视”,以区别于定点透视。譬如牡丹,视角视野主要锁定在某朵或者某簇花前,但若是长幅,又不得不对稍远处的花朵或者根茎叶进行关注,视角必定有所拓展。这种视角的拓展却产生了如人于不知不觉中移步一般的效果,因为在主观上是符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