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pdfVIP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pdf

· 6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第l8卷第6期 J ofPubHealthandlhevMed 2007,YoL18,No.6 · 调查研究 ·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蒋晓清 吴杨 李芳 【中图分类号】R51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483(2007)06--0068-02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具有发病率 表1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季节分布情况 高、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湖北省2006年8个县市 报告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1O起,累计发病831人。为了解 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变化,为制定预防对策提 供依据,现将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流行特征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资料来源于2006年 湖北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专题调查资料。 1.2 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 取患者大便接种于ss琼脂 表2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年龄分布 培养基,经37~C 18~24 h培养后,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克氏 双糖与尿素半固体培养基,如初步反应与痢疾杆菌相符合, 则做血清玻片凝集试验,阳性者再做生化反应及血清凝集定 型。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1.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 学方法,分析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疫情三间分布和病 原学特征。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湖北省2006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 16 678例,报告发病率为27.57/10万,病死2例,细菌性痢 2.5 细菌性痢疾菌型 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均进行 疾病例占全省肠道传染病的首位。全省2006年8个县市报 了病原学诊断。除襄阳区6月暴发的1起病原菌为福氏1 告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1O起,累计发病831人,占全省细菌 型痢疾杆菌外,其余均为宋内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 性痢疾病例总数的4.98%。 为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优势菌株。 2.2 地区分布 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中,咸丰县和宣 2.6 耐药性监测结果 对分离出的11株宋内氏痢疾杆菌 恩县各报告2起,恩施市、利川市、长阳县、远安县、曾都区、 应用多种药物进行药敏实验。引起暴发疫情的宋内氏痢疾 襄阳区各报告1起。疫情集中在湖北省恩施、宜昌、襄樊、随 杆菌对氧氟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和卡那霉素比较敏感,敏感 州等西南、西北山区。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全部发生 性分别为:100%、100%、90.91%和72.73%。对复方新诺 在农村中小学。 明、四环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均为100%,对 2.3 时间分布 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布在6月、 菌必治、头孢肤肟、红霉素、头孢拉啶等的耐药性为9.09% 9~12月,其他月份无暴发疫情报告,9月的发病人数最多, ~ 45.45%(表3)。 占45.6%(表1)。 2.7传播因素分析 对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流行病学 2.4 人群分布 1O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发病人群,主 调查结果显示,6起为水源性暴发,3起为食源性暴发,1起 要为在校中小学学生,年龄 7~14岁,占总发病数的 为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水源性暴发为主要传播因素。 94.35%。仅襄阳区1起暴发疫情中有2名教师发病。病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